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Wang Painting" : The Ideological Gate of Chen Duxiu's "Art Revolution"
  • 作者:曾小凤
  • 英文作者:Zeng Xiaofeng;
  • 关键词:陈独秀 ; 美术革命 ; 王画 ; 批评话语 ; 文人画
  • 中文刊名:NJY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 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年:2019
  • 期:No.182
  • 语种:中文;
  • 页:NJYS201902024
  • 页数:6
  • CN:02
  • ISSN:32-1008/J
  • 分类号:161-166
摘要
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美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五四时期"美术"的批评。相比吕澂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的批评视野,陈独秀关于"美术"的批评话语主要是围绕"王画"展开的,显示出对文人画价值的深刻怀疑,这与陈师曾的论说形成富于意味的对话,从中亦可透视文人画在20世纪遭遇价值危机的轨迹。
        
引文
[1]曾小凤.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吕澂“美术革命”的批评视景[J].美术研究,2018(1):45-53.
    [2]吕澂.美术革命[J].新青年,1919(1):85.
    [3]阮璞.由“四王”名目之递演见“四王”画派之历程.中国画史论辨[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221.
    [4]陈师曾先生演说清代之山水画[N].北京大学日刊,1918-6-8.
    [5]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
    [6]周积寅,耿剑主编.俞剑华美术史论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7-28.
    [7]薛永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J].美术观察,2002(4):46-52;张涛.莫愁遮断山河影:论民国北京画界研究[J].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4(4):37-43.
    [9]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M].上海:上海长兴书局,1918.
    [10]陈师曾.中国文人画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22.
    [11]王中秀选编.黄宾虹论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160.
    [12]黄宾虹.近数十年画者评[J].东方杂志,1930(1):155.
    [13]陈师曾.清代山水之派别[J].绘学杂志,1920(1):5.
    [14]汪晖.论鲁迅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五四以来知识者心理模式的分析.张岱年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5]吕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41-43.
    [16]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17]朱维.王国维对儒家“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9.
    [18]胡适.“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1920,7(1):6-7.
    [19]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6(1):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