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省甘蔗副产物的饲用价值利用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蔡明 ; 牟兰 ; 黄必志
  • 关键词:甘蔗副产物 ; 云南 ; 饲料 ; 利用
  • 中文刊名:SNKX
  • 英文刊名: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4-03-25
  • 出版单位:陕西农业科学
  • 年:2014
  • 期:v.60;No.404
  •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303142);;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8);; 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012HAO12);;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FZ173)
  • 语种:中文;
  • 页:SNKX201403036
  • 页数:3
  • CN:03
  • ISSN:61-1089/S
  • 分类号:92-94
摘要
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粮饲料作物,可以有效的缓解冬春季节饲料欠缺的难题。笔者分析了云南甘蔗种植的基本现状和甘蔗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云南甘蔗副产物利用的劣势和优势,劣势是重视程度不够,利用意识差;交通状况不佳,通达性不好;产业化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少数民族集聚,教育文化较落后。优势是自然条件好;社会需求大;研发能力强。并展望了甘蔗副产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提出如何把甘蔗副产物和饲料转化有效的连接起来,这是副产物资源饲料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引文
[1]曾日秋,卢川北,洪月云,等.牧草蔗闽牧42产草量及饲用价值动态变化[J].草地学报,2005,13(2):117-120,129.
    [2]刘凡值,刘文慈.甘蔗的多元化利用及其相关产业发展[J].广西蔗糖,2009,(4):13-14,37.
    [3]郑勇,王金丽,李明,等.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与分析-甘蔗废弃物综合利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1):15-18,26.
    [4]林旭东,康孟利,凌建刚.果蔗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89,91.
    [5]王贵华.甘蔗的饲料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J].甘蔗,2004,11(3):42-45.
    [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糖业[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5.
    [7]张跃彬,吴正焜,刘少春.云南双高甘蔗标准化综合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5.
    [8]钟声,文际坤,周自玮,等.甘蔗的饲用价值及在肉牛业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19(8):49-51.
    [9]郑晓灵,刘艳芬,刘铀,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7,(16):40-42.
    [10]余梅,刘建勇,黄必志,等.不同处理方式对蔗梢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5):19-21,29.
    [11]刘建勇,余梅,王安奎,等.EM菌剂调制甘蔗梢及饲喂德宏水牛的效果[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6):40-43.
    [12]刘建勇,黄必志,王安奎,等.肉牛饲喂木薯渣及氨化甘蔗梢的育肥效果[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5):13-16.
    [13]韩丙军,唐文浩,彭黎旭,杨永平.甘蔗渣发酵产物的饲用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 309-10 310.
    [14]邓卫东,席冬梅,刘勇,等.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2,38(2):27-28.
    [15]邓卫东,席冬梅.添加NaCl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4):11-12.
    [16]李春霞.纤维酶制剂对甘蔗梢营养成分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7]郑晓灵,刘艳芬,刘铀,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7,(16):40-42.
    [18]赵丽萍,张跃彬,崔杰.云南蔗糖业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糖料,2011,(4):77-80.
    [19]陈云芬.一根甘蔗吃干榨尽[N].云南日报,2010年7月1日(011).
    [20]蔡明,牟兰,黄必志.我国蚕桑副产物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7 969-7 970,8 054.
    [21]郭翔宇.农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6-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