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作为大后方文学中心意象的“路”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发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ighway” as the Central Image in Literature in KMT Controlled Rigions and the Genesis of “National Sense of Community”
  • 作者:段从学
  • 英文作者:DUAN Congxue;
  • 关键词:抗日战争 ; 大后方文学 ; ; 国家共同感 ; 现代性 ; 人类学
  • 英文关键词:Anti-Japanese War;;literature in KMT controlled regions;;way;;national sense of community;;modernity;;anthropology
  • 中文刊名:XSYK
  • 英文刊名:Academic Monthly
  • 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9-07-20
  • 出版单位:学术月刊
  • 年:2019
  • 期:v.51;No.602
  • 基金: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SYK201907013
  • 页数:10
  • CN:07
  • ISSN:31-1096/C
  • 分类号:130-139
摘要
大后方文学对以公路为主体的交通方式的想象和书写,使"路"成为此期文学鲜明的中心意象,在抗战时期中国"国家共同感"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路"的联结性功能,不仅把"现代中国"联结成了一个统一的空间整体,还通过这种空间同一性打通了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断裂,发明了"现代中国"自身的历史同一性。普通民众也在修筑和维护道路等活动中,从匿名的农民变成了崇高的现代"国民",完成了"民众的发现",使中国的抗战获得了人类学的伟大意义。
        The imagination and writing about the highway—centered transportation in literature in KMT controlled region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creating "national sense of community". "Highway" functioned as a linkage not only to integrate the "modern China" as a spatial entity,but also to create the historic homogeneity of "modern China" by filling the temporal gap between antiquity and modernity. The " discovery of the people" was also accomplished as the ordinary people were transformed from anonymous peasants into the sublime modern " citizens" by way of participating in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the highways, which constituted the anthrop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引文
(1)钱理群:《精神的炼狱》,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3-136页。下文的“中心意象”,以及关于旷野、流亡者及其心理体验的描述等,也以钱理群的相关论述为潜在的对话目标。
    (2)艾青:《土地》,《艾青全集》第1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44-345页。
    (1)徐:《公路》,1942年10月15日桂林《文学创作》第1卷第2期。
    (2)方敬:《路》,《方敬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8-59页。
    (3)冯至:《十四行集》第16首,《冯至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4)杜运燮:《滇缅公路》,《海城路上的求索》,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5)王夫之:《诗绎》,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4页。下文的“情境论”及相关表述,亦与此相关,不再细述。
    (6)朱自清:《新诗杂话·爱国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6-357、359页。按:“如今我只问怎样抱得紧你”,是闻一多《一个观念》里的诗行,朱自清在文章里高度赞扬闻一多,说他差不多是抗战以前“唯一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他爱的是一个理想的完整的中国,也是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中国”。举出的代表作,就是《一个观念》。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3-34页。
    (2)G.西美尔:《桥与门》,《桥与门——西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页。
    (3)严杰人:《南行草·邕宾公路上的筑路队》,1941年7月31日《新蜀报》。
    (4)黑子:《原野之歌》(外三章),1944年5月1日贵阳《新流》创刊号。
    (5)苏金伞:《新的电线杆》,1942年4月《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
    (1)孙望:《路》,《孙望选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91-892页。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1)段从学:《现代新诗的国家想象:从“地图中国”到“土地中国”》,《文艺争鸣》2017年第8期。
    (2)邹绿芷:《豫西北剪影》,1940年3月1日《文艺阵地》第4卷第9期。
    (3)穆旦:《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穆旦诗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1)关于沿海“口岸中国”和“大西南”等“边地中国”的划分,可参见段从学:《“边地书写”与“边地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以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2)关于路之于中国抗战历史意义的论述,可参见张中良《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一书第五章《抗战文学中的滇缅公路》的相关内容。中国政协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的《抗战时期西南的交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滇缅公路专题资料《血肉筑成抗战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也有详实的史料可参考。
    (3)薏冰:《交通大队》,1941年6月《文学月报》第3卷第1期。
    (4)庄涌:《朗诵给重庆听》,吴子敏编选:《〈七月〉、〈希望〉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45页。
    (5)金铎:《南方》,1939年11月《文艺阵地》第3卷第12期。
    (6)冰剑:《西南公路的驮马队》,1943年10月14日贵阳《中央日报》,引自贵阳市档案馆编:《抗战期间贵阳文学作品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0页
    (1)方敬:《骆驼群》,《方敬选集》,第47页。
    (2)方敬:《骡车》,《方敬选集》,第44-45页。
    (3)方敬:《月台》,《方敬选集》,第108-109页。
    (4)王佐良:《公路礼赞》,1941年4月11日桂林《大公报》。
    (5)穆旦:《出发——三千里步行之一》,《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206页。
    (1)莫艾:《沪渝别径》(续),1940年2月《旅行杂志》第14卷第2期。
    (2)段公爽:《入康记》,西康:《民国日报》社,1941年,第27-28页。
    (3)沈从文:《湘西·沅陵的人》,《沈从文全集》第1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49页。
    (4)萧乾:《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萧乾选集》第2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0页。
    (1)庄涌:《给筑路的农夫》,1938年8月《七月》第20期。
    (2)张先智:《西行漫笔》,原载1944年3月12-22日贵阳《中央日报》,引自贵阳市档案馆编:《抗战期间黔境印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1页
    (3)方敬:《劳力》,《方敬选集》,第102页。
    (4)郭风:《公路》,1941年9月《现代文艺》第3卷第6期。
    (1)邹绿芷:《纤夫》,1941年9月《现代文艺》第3卷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