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略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社会科学研究——以重庆为中心的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Brief Discussion 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Rear Are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An Investigation Centered on Chongqing
  • 作者:常云平 ; 聂强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大后方 ; 社会科学研究 ; 重庆
  • 英文关键词: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Rear Area of the Anti-Japanese;;Social Science Research;;Chongqing
  • 中文刊名:LISI
  • 英文刊名:History Teaching
  •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6
  • 出版单位: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 年:2019
  • 期:v.130;No.817
  • 语种:中文;
  • 页:LISI201906007
  • 页数:7
  • CN:06
  • ISSN:12-1010/G4
  • 分类号:36-42
摘要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东部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随之西迁重庆。大量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来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他们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出版了大量研究性论著,涌现了一批如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学术研究领域骨干,推动了抗战大后方社会科学的近代化进程,使大后方的社会科学事业空前繁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oved to Chongqing,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groups in the eastern region moved westward to Chongqing. A large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and social elites came to the Rear Area of the Anti-Japanese center of Chongqing, where they wer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he field has achieved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and held various academic activities,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studies, and emerged a group of academic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Guo Moruo, Lu Zhenyu, Yan Bozan, Hou Waizhen and others, and promoted the war of resistanc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rear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to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rear and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引文
(1)周勇主编:《重庆抗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2)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第2册),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年。
    (3)(7)邢元敏主编:《走向繁荣的重庆社会科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常云平等著:《抗战时期大后方人口的变迁》,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6)常云平、沈双一:《抗战时期大后方人口的变迁》,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
    (8)常云平:《试论抗战期间内迁重庆的高等院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独立出版社编:《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年,第46页。对原文稍有删改整理。
    (2)(3)独立出版社编:《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第46页。
    (4)《给投放大学的同学们》,上海:青年知识社,1947年,第6页。参见抗战文献数据平台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reade r.htm?fileCode=8b8088d4cab94c0ca9b662b8ec6fc045&fileType=ts&startPage=8
    (5)许绍棣署:《中等教育法令汇编》,浙江省教育厅,1944年,第29页,参见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reader.htm?fileCode=f637513f9b3d41678a1f096f30821760&fileType=ts&startPage=28
    (6)(9)(10)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志·社会科学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第348、327、68页。
    (7)该书于1926年3月出版。见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编纂:《重庆市志·出版志(1840-1987)》,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8)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市中区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第644页。
    (1)(4)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志·社会科学志》,第298页。
    (2)向林冰:《中国哲学史纲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69、70页。
    (3)葛名中:《几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底探讨》,《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2卷第1期。
    (5)王邦佐、潘世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5页。
    (1)林治理等主编:《中国民主党派简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
    (1)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2)可参见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群众》1944年第20期;吕振羽:《“亚细亚的生产方法”和所谓中国社会的“停滞性”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2期。
    (3)郭沫若:《教材介绍:我们为什么抗战》,《甘肃教育半月刊》1940年第2卷第21/22期,参见抗战文献数据平台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reader.htm?fileCode=c5abca2a340e4b01ad0a0c8532d52038&parentFileCode=fe8f6bb291ee4e80b791655e7bc0739b&fileType=qk&startPage=25
    (4)吕振羽:《日寇侵略中国之史的:认识与历史给予我们的试炼》,《中苏月刊》1940年第4卷第1/2期。
    (5)吴稚晖:《吴稚晖全集》卷2《哲理与文教2》,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506页。
    (1)(2)(3)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知识分子群体对“学术中国化”研究的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4)(5)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编:《国立中央大学概况:二十九周年校庆纪念》,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编印,1944年,第3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