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齐邦媛的自传书写与性别主体建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Qi Bangyuan’s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on and Gender Entity Construction
  • 作者:李孟舜
  • 英文作者:LI Mengshun;
  • 关键词:齐邦媛 ; 《巨流河》 ; 自传书写 ; “诗的真理” ; 史诗格局
  • 中文刊名:SYX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 出版日期:2019-06-26 09:24
  • 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0;No.169
  • 基金: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文学思潮的过渡与演进研究”(18FZW06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亚视野中的战后台湾文学研究”(13CZW079)
  • 语种:中文;
  • 页:SYXI201903006
  • 页数:7
  • CN:03
  • ISSN:45-1068/C
  • 分类号:33-39
摘要
自传是女性建构身份,形塑认同,反思诸如阶级、民族、宗教、性别等社会权力关系的重要文类。新世纪以来,我国台湾文坛的女性自传写作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以往兼顾个人性与社会性的书写之上,融入了更多的历史意识和时代价值。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通过一位知识女性80年的生命历程,呈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离散经验和历史记忆的复杂曲折。女性传主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多重经验有助于理解个体的离散境遇与历史时代的关系,"诗的真理"和"史诗格局"的写作策略透过自传文本的书写脉络得到丰富呈现。《巨流河》的女性生命史述聚焦于集体记忆的文学书写和个体经验的表达,在历史意义不断消解的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出了独特的反思声音,也提供了性别主体建构的深层意义。
        
引文
[1] 菲力浦·勒热纳.自传契约[M].杨国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17.
    [2] 罗久蓉.近代中国女性自传书写中的爱情、婚姻与政治[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5期,2007(12):77-142.
    [3] 柯小菁.评介When“I”was born:Women’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6期,2008(12):300.
    [4] 苏雪林.我的生活[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4.
    [5]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六)[M].台北:联经文学出版社,1984:2325-2331.
    [6] 刘绍唐.我们的想法与作法[M]//什么是传记文学.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4.
    [7] 齐邦媛.巨流河[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9.
    [8] 齐邦媛.洄澜:相逢巨流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9] 黄仁宇.黄河青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03.
    [10] 王鼎钧.关山夺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72.
    [11] 王鼎钧.文学江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3.
    [12]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6)[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192.
    [13]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1.
    [14] 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88.
    [15] 刘思谦.女性主义与神学[J].读书,1999(9):79.
    [16] 齐邦媛.雾渐渐散的时候[M].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2.
    [17] 齐邦媛.希腊神话与史诗中的悲剧英雄[J].中外文学,1975,4(3):181.
    [18] 齐邦媛.司马中原笔下震撼山野的哀痛[J].中外文学,1973,2(3):8.
    [19] 齐邦媛.千年之泪:当代台湾小说论集[M].台北:尔雅出版社,1990:1.
    [20] 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M].彭淮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9.
    [2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9.
    (1)王德威、林文月、单德兴、简媜等台湾学者的相关文章参见《洄澜:相逢巨流河》。廖斌《家国史诗·人生悲歌——评齐邦媛文学回忆录〈巨流河〉》,《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张书群《颠沛流离,情何以堪?——论齐邦媛〈巨流河〉中的漂泊意识与家国之痛》,《绥化学院学报》2012 年第2期;吴天舟《另一条巨流河——论齐邦媛的文学世界》,《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1期;阮承香《记忆建构与自我认同——赴台第一代女作家怀旧散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杨君宁《民国显影·台湾轨迹——跨海知识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实践:以齐邦媛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