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校学报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应用分析——以广东省高校学报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馨
  • 关键词:高校学报 ; 官方网站 ; 优先数字出版 ; 开放获取 ; 微信公众号
  • 中文刊名:HG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杂志社;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9;No.184
  • 基金: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16年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60309
  • 语种:中文;
  • 页:HGXB201902030
  • 页数:4
  • CN:02
  • ISSN:42-1275/G4
  • 分类号:141-144
摘要
选取广东省44种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就网站搭建、采编系统使用、优先数字出版、开放获取、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进行调查,为全国高校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结果发现95.46%开通了官方网站,86.36%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广东省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平台互动性不足;对于优先数字出版、开放获取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利用率依次为34.09%、38.10%、50%,整体比例偏低;高校学报对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应用不均衡,CSSCI、CSTPCD收录期刊的表现优于其他期刊。应从服务型互动、评价性互动、社区化互动着手,改善期刊平台的互动性;重视数字期刊资源的整合,以优先出版、开放获取为抓手推动期刊数字化升级;善用新兴媒体资源,以重构的内容与服务应对受众新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合适的集群化运营模式,协同增效应对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引文
[1]杜秀杰,赵大良,蒋汀华,等.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的比较[J].编辑学报,2012(2):162-164.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广东省首批学术期刊认定及整改意见的函[Z].2015-10-20.
    [3]刘晓霞,张新鹤.我国学术期刊参与开放获取的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5(1):107-115.
    [4]陈晓峰,云昭洁,陈维捷.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定位与发展趋势研究[J].软件导刊,2016(1):126-129.
    [5]王宝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85-93.
    [6]朱宝象,陈呈超,刘浩然.科技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的对比[J].学报编辑论丛,2016:341-345.
    [7]王景周,黄建军.广东省科技核心期刊网站互动性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342-347.
    [8]朱佩玲,吴秋玲,刘建华,等.广东省科技期刊网络化趋势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09(6):169-172.
    [9]黄建军,王景周.广东省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现状调查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3-269.
    [10]朱佩玲,邬加佳,吴秋玲,等.广东省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3(10):52-54.
    [11]陈钢,颜志森,谢文亮,等.我国33种学术期刊11年间刊名、载文量和出版方式变化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7(6):93-96.
    [12]薛龙,郝红兵.从“PC端”到“移动端”:纸媒数字化的路径迁移[J].新闻知识,2014(8):92-93.
    [13]徐小敏.资源工具社交——从“壹学者”看学术期刊微信平台构建的三个维度[J].传媒,2016(18):30-32.
    [14]欧阳菁.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传播效果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200-203.
    [15]刘俊,张昕,颜帅.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为例[J].编辑学报,2016(6):561-565.
    [16]沈爱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辽宁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4.
    [17]杨春兰.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编辑之友,2015(3):38-41.
    [18]赵金文,钱锋,颜帅,等.中国高校医学期刊刊网融合实践探索——以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为例[J].编辑学报,2015(6):579-5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