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民性·民间性·大众化:20世纪60—80年代《故事会》理论栏目与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eople Character, The Folk Character, and Popularization: The Theore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Study of The Value of “Story Time” in 1960s-1980s
  • 作者:侯姝慧
  • 英文作者:Hou Shuhui;
  • 关键词:人民性 ; 民间性 ; 大众化 ; 《故事会》理论栏目
  • 中文刊名:WHLT
  • 英文刊名:Folk Culture Forum
  • 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民间文化论坛
  • 年:2019
  • 期:No.255
  •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资助项目“新故事与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建构”(项目编号:2013M53083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HLT201902009
  • 页数:10
  • CN:02
  • ISSN:11-5913/C
  • 分类号:49-58
摘要
20世纪60—80年代的《故事会》理论栏目中出现的重要概念有人民性、民间性和大众化。其中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故事参与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曾与民间性一同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核心概念。大众化则是基于人民性和民间性,使刊物顺利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提出的又一核心概念。对20世纪60—80年代中期的《故事会》理论栏目的考察生动地展现出人民性、民间性和大众化的关系,为处于社会结构巨变和意识形态亟待建设语境中的故事文学的发展理清了思路,也为故事文学在随后复杂多元的意识形态建构语境中的持续繁荣夯实了理论基础。
        
引文
(1) “五反”是在全国城市逐步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四清”的内容主要是对干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并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1)亢夫口述、曼华整理:《夺印》,根据李亚如、王鸿、汪复昌、谈暄原著同名扬剧改编,《故事会》,1963年第一辑,第1页。
    (2)亢夫口述、曼华整理:《夺印·附记》,《故事会》,1963年第一辑,第31页。
    (3)凌家伟等编述:《小铁口改行·附记》,《故事会》,1963年第二辑,第100页。
    (4) 《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是怎样组织革命故事创编工作的?》,《故事会》,1965年第十四辑,第119页。
    (1)唐耿良口述:《我怎样改编血泪斑斑的罪证》,《故事会》,1964年第三辑,第70页。
    (2) 《夺印·附记》,《故事会》1963年7月第一辑,第31页。
    (3)陈扬口述、汉良整理:《红灯记》,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故事会》,1963年第一辑。
    (4)顾根祥、乔琦:《大力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占领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故事会》,1964年第八辑,第72—77页。
    (5)李秀兰:《熟悉群众生活,运用群众语言》,《故事会》,1964年第十一辑,第103页。
    (6) 《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是怎样组织革命故事创编工作的?》,《故事会》,1965年第十四辑,第117 —122页。
    (7)辽宁省抚顺市露天区中心小学:《针对少年儿童特点,开展革命故事活动》,1964年第十辑,第87 —93页。
    (8)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大讲革命故事活动——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的几点经验》,《故事会》,1965年第十二辑,第78—82页。
    (1)刘振华:《书根·书筋·书理》,《故事会》,1965年第十三辑,第94页。
    (2)毛学镛:《怎样讲故事》,《故事会》,1964年第九辑,第88页。
    (3)朝阳:《讲故事五字经》,《故事会》,1964年第八辑,第82页。
    (4)金向红:《“创作更多优秀的革命故事——读<故事会>》,《故事会》,1964年第九辑,第76—87页。
    (1)蒋成瑀:《引人入迷——读陕西省高陵县的革命故事和新传说有感》,《故事会》,1977年第8期,第107页。
    (2)同上。第108页。
    (3)同上。第109页。
    (4)石培贤:《学习借鉴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点体会》,《故事会》,1978年第2期,第90页。
    (5)同上。第92页。
    (6)蒋成瑀:《民间口头故事和古代说唱文学——略谈革命故事的艺术源流》,《故事会》,1978年第3期,第85页。
    (1)蒋成瑀:《民间口头故事和古代说唱文学——略谈革命故事的艺术源流》,《故事会》,1978年第3期,第85—91页。
    (1)顾诗:《让故事之花开得更加艳丽——部分省市故事工作者座谈会侧记》,《故事会》,1980年第1期,第86页。
    (2)同上。第87页。
    (1)何承伟:《谈谈新民间故事搜集整理中的几个问题》,《故事会》,1980年第3期,“理论”栏目,第9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