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乳头状肾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媛媛
  •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 ; 14例 ; 病理 ; 分析
  • 中文刊名:LCW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病理科;
  • 出版日期:2015-04-25
  • 出版单位: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年:2015
  • 期:v.2;No.26
  • 语种:中文;
  • 页:LCWX201512057
  • 页数:2
  • CN:12
  • ISSN:11-9355/R
  • 分类号:80-81
摘要
目的乳头状肾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方法对本次研究的14例患者的病理标本均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使用石蜡包埋、切片,之后进行HE染色、组织学分型(依据Eble和Delahunt标准分为Ⅰ型和Ⅱ型)、细胞学分级(依据Fuhrman分级法进行细胞学分级,分为4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DAB染色)。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术后的6个月~5年。结果本研究中的14例患者标本均为肾切除标本,并且肿瘤均位于肾实质内,其中有7例位于肾下极,有4例位于肾中极,有3例位于肾上极。患者肿瘤直径2.2~8.4 cm,平均直径5.3 cm,有两名患者直径较大,累及到肾被膜,达到了7.1~8.4 cm。依据肿瘤细胞学的特点进行分型,分别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有21例。依据细胞核Fuhrman进行分级,分为Ⅰ级11例,Ⅱ级14例,Ⅲ级3例,Ⅳ级0例。本研究中14例患者进行随访13例(92.86%),有4例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1年之内死亡,1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至今没有发现病情复发或转移。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类型相对特殊,在临床表现上和其他的肾细胞癌虽有相似之处,但是其在影像学、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都和其他类似的肾细胞癌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依据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诊断,在治疗方面主要选择根治性肾切除术,在预后的方面和其病理分级还有病情复发、转移等情况有关。
        
引文
[1]李玉军,于文娟,尚芳芳,等.具有实体结构的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23(02):102-105.
    [2]王晟宏,段光杰,申丽丽,等.具有乳头状结构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43(02):203-207.
    [3]寿建忠,马建辉,肖振东,等.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J].癌症进展,2010,21(01):83-86,90.
    [4]张惠箴,蒋智铭,张丽萍,等.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附5例报告[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32(01):32-34,95.
    [5]孙荣超,周志毅,徐卓群,等.乳头状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13(09):1011-1015.
    [6]闫亮亮,杨学华,高剑波,等.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诊断及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24(11):1607-1610.
    [7]夏秋媛,章如松,王建东,等.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45(01):434-437.
    [8]肖义达.转录辅抑制因子Ct BP1及其靶蛋白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肾癌的表达[D].桂林医学院,2013,34(23):238-2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