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红军长征中的游击队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Guerrillas during Red Army's Long March
  • 作者:裴恒涛
  • 英文作者:Pei Hengtao;Research Center for CPC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al Resources,Zuny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土地革命战争 ; 红军长征 ; 游击队 ; 徐策
  • 英文关键词:the Agrarian Revolution War;;the Red Army's Long March;;Guerrilla;;Xu Ce
  • 中文刊名:JLSY
  • 英文刊名: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 机构: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军事历史研究
  • 年:2019
  • 期:v.33;No.135
  • 基金: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红军长征与西南社会政治生态研究”(16JJD770047)
  • 语种:中文;
  • 页:JLSY201901005
  • 页数:13
  • CN:01
  • ISSN:10-1590/E
  • 分类号:74-86
摘要
红军长征中创建了数支游击队,如川南游击队、黔北游击队、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等。游击队在宣传群众、打击敌人、保卫苏区、安置保护伤员、保留革命火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长征中党和红军创建的游击队个别坚持下来,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有寡不敌众,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个别游击队骨干立场动摇;政策理论水平与斗争经验不足等。红军长征中游击战思想的发展与实践,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等人民战争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借鉴。游击队革命烈士体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亦是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
        A number of guerrillas were created in the Red Army during the Long March,such as the Southern Sichuan Guerrilla,the Northern Guizhou Guerrilla,and the Guerrilla in the border area of Sichuan,Yunnan and Guizhou.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oing publicity work among the masses,fighting against the enemy,defending the Soviet areas,protecting the wounded and preserving the revolutionary fire.A few of the guerrillas found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ed Army during the Long March persevered but most ended in failure.Some failed because they were outnumbered and cannot match the enemy in strength;some aborted for the wavering attitude of the guerrilla cadres or for their low level in policy and theory or for their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in struggle.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guerrilla warfare thought in the Red Army’s Long March enriched Mao Zedong's military thoughts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eople’s wars such as the Anti-Japanese War led by the CPC.The firm revolutionary faith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shown by the guerrilla martyrs also embodied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引文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7页。
    (1)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遵义会议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10),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53-454页。
    (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122页。
    (4)朱佳木:《长征路上的珍贵文献---读〈游击队如何去组织群众运动〉》,《党史博采》1995年第9期。
    (5)李德明:《长征时期的川滇黔边红军游击队》,《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6)《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编写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7)李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的新收获---以川滇黔地区红军游击队为例》,《军事历史》2018年第2期。
    (8)刘统整理注释:《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
    (2)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253页。
    (3)《彭德怀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4)《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编写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第153、154页。
    (5)中共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央红军在遵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65-170页。
    (6)中共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在毕节》,内部资料,1996年,第120页。
    (7)李桂英:《在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艰苦岁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第48辑“红军长征在四川”》,内部资料,2001年,第50页。
    (1)四川省博物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战斗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页。
    (2)刘元美等:《缅怀与交流:首届全国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3)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37-438页。
    (4)中共湄潭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红军长征在湄潭》,内部资料,1984年,第98页。
    (5)中共湄潭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红军长征在湄潭》,第74-76页。
    (6)李小侠:《我的回忆》,政协遵义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遵义军分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遵义文史资料》(第10辑),内部资料,1986年,第130-169页。
    (7)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40页。
    (1)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43页。
    (2)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1页。
    (3)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1页。
    (4)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9页。
    (5)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60页。
    (6)《红军长征过云南》编写组:《红军长征过云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7)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红军长征过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41-342页。
    (1)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长征在四川》,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81页。
    (2)四川省博物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战斗历程》,第65-66页。
    (3)陈连中:《红军长征过越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越西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越西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1987年,第20-21页。
    (4)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173-177页。
    (5)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2)》,第179页。
    (1)中共阿坝州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红军长征过松潘》,内部资料,1984年,第26-31页。
    (2)中共阿坝州委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在阿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3)即抗捐、抗税、抗粮、抗债、抗丁。
    (4)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第225页。
    (5)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2页。
    (1)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2)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第110页。
    (3)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第110-111页。
    (4)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第111页。
    (5)《镇雄县府严堵残匪》,《云南民国日报》1935年5月7日,第7版。
    (6)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7)《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编写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第113页。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潘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松潘县文史资料》(第1辑),内部资料,1997年,第70页。
    (9)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第134页。
    (10)董有刚:《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第117页。
    (1)镇雄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室:《红旗卷起农奴戟》,内部资料,1991年,第306页。
    (2)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38页。
    (3)四川省博物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战斗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页。
    (4)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筠连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621页。
    (5)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5页。
    (6)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长征在四川》,成都: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6年,第82页。
    (7)贵州省档案馆:《红军转战贵州---旧政权档案史料选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5页。
    (8)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文献》,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261-262页。
    (1)《红星》报1935年2月19日,第10期第2版。
    (2)《红星》报1935年4月10日,第14期第2版。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10),第577页。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10),第229页。
    (5)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红军长征过云南》,第341页。
    (6)林伟:《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13-114页。
    (1)贵州省档案馆:《红军转战贵州---旧政权档案史料选编》,第138页。
    (2)贵州省档案馆:《红军转战贵州---旧政权档案史料选编》,第504页。
    (3)《昆明县政府拟定盘诘奸宄办法》,《云南民国日报》1935年4月26日,第7版。
    (4)《总司令部条谕民厅电饬各县加紧防匪工作》,《云南民国日报》1935年5月4日,第6版。
    (5)贵州省档案馆:《红军转战贵州---旧政权档案史料选编》,第484页。
    (1)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北》,第458页。
    (2)《王平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3)中共毕节地委党史研究室:《乌蒙磅礴:红军长征在毕节》,内部资料,1996年,第72页。
    (4)《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编写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第83-84页。
    (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第175页
    (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2)》,第17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