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困境及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莎莎 ; 张菏潇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 分类回收 ; 回收主体 ; 政策导向
  • 中文刊名:FZSL
  •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 机构: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
  • 年:2019
  • 基金:“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春校级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FZSL201903063
  • 页数:2
  • CN:03
  • ISSN:53-1095/D
  • 分类号:145-146
摘要
城市生活垃圾阻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性,是突破"垃圾围城"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城市垃圾分类所面临的源头分类不足、分类形式单一、末端污染较大等多方面问题,指出导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困境的源头在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不完善及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较低,并提出明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主体,完善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与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等具体对策。
        
引文
[1]曲海燕、李玥莹.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完善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2018.
    [2]陈兰芳、吴刚、张燕、张仪彬.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生态经济.2012.
    [3]杨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唯实.2012(10).
    [4]张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智能城市.2016(12).
    [5]薛立强、范文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公共行政评论.2017(1).
    [6]廖如珺、黄建忠、杨丹蓉.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
    [7]刘宇熹、于明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措施失效成因及对策研究.物流科技.2018.
    [8]郝明月.垃圾分类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探究.环境科学.2009.
    [9]阎宪、马江雅、郑怀礼.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环境保护.20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