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法律修辞及其特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f Legal Rhetoric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 作者:张西恒
  • 英文作者:ZHANG Xi-heng;Law School,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关键词:法律修辞 ; 释法说理 ; 法治思维 ; 司法修辞
  • 英文关键词:legal rhetoric;;interpretation of laws and reasons;;idea of rule of law;;judicial rhetoric
  • 中文刊名:XB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17 10:50
  • 出版单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6;No.26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模式研究”(14AZD149)
  • 语种:中文;
  • 页:XBSD201901017
  • 页数:7
  • CN:01
  • ISSN:62-1086/C
  • 分类号:140-146
摘要
法律修辞是一种不同于道德修辞、文学修辞、政治修辞等其他修辞类型的特殊修辞,但由于人们对其特殊性重视不够,实践中混淆法律修辞与其他修辞类型的做法大量存在。从司法视角考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和伯克的修辞认知,法律修辞是指司法活动参与者有助于法律效果实现的修辞活动,包括言语和行为。界定法律修辞的特性需要遵循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的标准:一、有助于正确区分不同修辞类型,防止其他修辞类型的权力异化和思维制约;二、有助于提升司法活动参与者自身的修辞认知和实践能力,促进司法审判的良性运行。法律修辞的特性主要有:修辞背景上的强制说理性;修辞权限上的日趋独立性;修辞目的上的有限多元性。
        Legal rhetoric is a special rhetoric different from other rhetorical types such as moral rhetoric,literary rhetoric,and political rhetoric.However,because people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its particularity,there are a lot of practices of confusing legal rhetoric and other rhetorical types.From a judicial perspective,unlike Aristotle and Burkes rhetorical cognition,legal rhetoric refers to the rhetorical activiti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judicial activit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egal effect,including speech and behavior.From the actual and expected perspective,the defini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rhetoric needs to follow two criteria:First,it helps correctly distinguish different types of rhetoric,and prevent other types of rhetoric from power alienation and thinking constraints;Second,it can improve the rhetorical cogni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judicial participants and promote the sound operation of judicial trials.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rhetoric mainly include compulsory rhetoric on its background,the increasing independence of rhetorical authority,and the limited diversity of rhetorical purpose.
引文
[1]方耀.这样的“法官寄语”不要也罢——评上海一中院“离婚证明书”[EB/OL].https://mp.weixin.qq.com/s/XlV-1f-B2W_Bo5Mee_2--w.
    [2]刘伊戈.判决书引用《圣经》并不妥当[EB/OL].http://www.cqlsw.net/lite/legislative/2016070519660.html.
    [3]张家龙.论本质主义[J].哲学研究,1999,(11).
    [4]曹晟昊.逻辑的限制:法律修辞正当性的实现[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
    [5]谢晖.论法律的逻辑命题与修辞命题——制度性修辞研究之四[J].法学评论,2014,(3).
    [6]焦宝乾.逻辑与修辞:一对法学研究范式的中西考察[J].中国法学,2014,(6).
    [7] Aristotle.The Art of Rhetoric[M].Trans.H.C.Lawson-Tancred.London:Penguin Books,1991.
    [8] Ehninger,D.Contemporary Rhetoric:A Readers Coursebook[M].Glenview:Scott,Foresman&Company,1972.
    [9]鞠玉梅.社会认知修辞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0] Ch.佩雷尔曼.法律与修辞学[A].朱庆育译,戚渊校.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1]孙科炎,程丽平.沟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12]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3]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认真对待法律话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4]詹姆斯·博伊德·怀特.作为修辞之法律,作为法律之修辞:文化和社群生活之艺术[A].程朝阳译.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11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15]王馥芳.话语权力:社会改善的重要力量[N].社会科学报,2014-7-31(5).
    [16]张西恒,施延亮,徐慧.涉诉舆论中的非法律修辞——以李天一案为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3);陈绍松.司法裁判的评价与认同[J].法学杂志,2018,(1).
    [17]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 Lucaites,J.L.,Condit,C.M.&Caudill,S.Contemporary Rhetorical Theory:A Reader[M].New York:The Guiford Press,1999.
    [19]杨昌宇.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文化阻滞力[J].北方法学,2011,(5).
    [20]顾万明.广东四会市一被告败诉自杀法官被判无罪[EB/OL].中国法院网,http://old.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312/06/94007.shtml.
    [21]陈汝东.国家修辞,国家实力较量的另一“战场”[N].社会科学报,201l-9-8(5).
    [22]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3]苏力.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EB/OL].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098.
    [24]陈德中.国家通过强制说理体系分配社会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9-19(B1).
    [25]雷磊.法律论证何以可能?——与桑本谦先生商榷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J].政法论坛,2008,(4).
    [26] James E.Herget.Contemporary German Legal Philosophy[M]. Philadelphia: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Press,1996.
    [27]陈金钊.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8]李晓辉.理性认识“中国问题”:从比较法出发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12,(3).
    [29]劳伦斯·索伦.法理词汇——法学院学生的工具箱[M].王凌皞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30]张传新.法律修辞与逻辑[J].求是学刊,2013,(3).
    [31]曹林.讲理精神的缺失[J].领导荟萃,2013,(4).
    [32]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3]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5]刘远举.中国会出现“劣质民主陷阱”吗?[J].领导荟萃,2013,(2).
    [36]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7] 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8]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9]耿莉.基层司法中的第三类理性——以“规则之治”与“纠纷解决”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10).
    [40]侯学勇.解决纠纷还是培养规则意识——法律修辞在司法中的作用定位[J].法商研究,2013,(2).
    [41]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A].北大法律评论(第5卷第2辑)[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2] Jerzy Stelmach,Bartosz Brozek.Methods of Legal Reasoning[M].Dordrecht:Springer,2006.
    [4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44]李晟.社会变迁中的法律修辞变化[J].法学家,2013,(1).
    [45]玛丽·安·格伦顿.权利话语:穷途末路的政治言辞[M].周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相关成果可以参见近几年陈金钊、焦宝乾、孙光宁等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中对法律修辞学研究的总结。
    (2)如美国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莫里森·雷米克·韦特在审理雷诺兹诉美国案(Reynolds v.U.S.)所述,举止比言谈更真实:“在许多情况下,陪审员作证时的举止比他的证言更能说明其成见的真实性质。那种情况初审法官看在眼中,却没有反映在卷宗里面。因此,复审法院应当小心谨慎,不要推翻下级法院关于此类事实问题的判决,除非案情一目了然。”(《美国判例汇编》第98卷第156-157页。转引自赵刚:《公开与公平的博弈——美国最高法院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审判公正》,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尽管国内对法律修辞(学)的研究日趋多样化,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研究者对修辞的认识基本还是囿于言辞。
    (3)陈金钊教授指出:“法律修辞要达到的目标有:要尽量用法律术语、概念、语词证立所有的判决;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要用法言法语作为关键词,即使是需要转换也应该表达法意;对案件事实的定性需要把法律作为修辞;一个判决尽量要用法律言辞说明理由;法律作为修辞是在开启法律的功能,而不是故作姿态把法律作为装饰。”参见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认真对待法律话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对此笔者基本认同,但这一分析更多停留在“术”的层面。倘若从“道”的层面(即实现法律效果)思考,陈氏的总结又难免会失之僵化。
    (4)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显然,这里的法律效果是一种广义上的,在此层面上,社会效果统一于法律效果。参见周建军,董桂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厘清概念再谈关系[N].检察日报,2009-4-9(3).因此,《意见》强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目的是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与本文观点并不矛盾,《意见》所提法律效果是在狭义层面使用的。之所以最高院先前众多指导性文件所提“社会效果”这一概念遭受批判,部分原因就在于批判者其实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使用“法律效果”的概念,其实最终观点并无本质差异。苏力也指出,“社会效果”指向的就是“一些法官过分迷信法律教义或法律通说而不关心真实世界的倾向”,不应被有意误解。参见苏力:《司法如何穿过错综复杂》,载理查德·波斯纳:《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译者序。
    (5)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特性被设定为与其他所有事物相关且又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东西。”当然,他将特性进行了本质特性与一般特性的区分。但从功能上分析,本文所说特性就是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本质特性;一般特性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性质”,而非“特性”。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6-4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