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边底水油藏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CH油田C81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属典型的边底水油藏,目前在开发中存在油藏边部含水上升过快、产量递减迅速以及水驱开发效果研究不透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后期的持续稳产。本次研究,基于油藏动态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分别从油藏整体和单井两方面分析了其含水上升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划分了水淹类型与水淹模式;同时,对常用的六种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极限采收率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优选出四种水淹类型下水驱曲线预测方法,并应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对目前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总结分析了边底水油藏不同水驱特征曲线针对不同水淹类型井的适应性,为指导其他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文
[1]杜殿发、王玉靖、侯加根等,薄层边底水油藏水淹模式-以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二三油藏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5):91-93.
    [2]潘有军、徐赢、吴美娥、张中劲,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控水对策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4,26(5):113-118.
    [3]邹存友、于立君,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的量化关系[J],石油学报,2012,33(2):288-292.
    [4]徐赢、潘有军、周荣萍等,油田注水开发期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6,28(4):127-132.
    [5]万吉业,水驱油田的驱替系列及其应用(I)[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9(6):65-72.
    [6]李传亮、朱苏阳,关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若干问题[J],岩性油气藏,2016,28(3):1-5.
    [7]袁昭、于家义、杨立恒,鄯善油田含水上升类型及分类控水对策研究[J],低渗透油气田,1999,4(2):48-51.
    [8]王业飞、张希喜、黄勇等,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钻采工艺,2017,39(6):673-678.
    [9]林艳波、高银山、陆雪皎等,A区块边底水油藏见水规律分析[A],林艳波.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宁夏:石油化工应用杂志社,2017:175-179.
    [10]张枫、曹肖萌、易继贵等,一种评价水驱特征曲线适用性的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3):423-428.
    [11]林志芳、俞启泰、李文兴,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油田可采储量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6):64-71.
    [15]段宇、戴卫华、杨东东、李金宜,基于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水驱特征曲线选型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14,35(6):718-723.
    [16]SY/T 5367-2010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17]陈元千,地层原油粘度与水驱特征曲线法关系的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1):61-67.
    [18]陈元千、邹存友、张枫,水驱曲线法在油田开发评价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1,18(6):770-771.
    [19]邓森、张海乐、陈仲良、王怒涛,一种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建立及应用[J],天然气与石油,2017,35(3):76-79.
    [20]俞启泰,关于如何正确研究和应用水驱特征曲线-兼答《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一书[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5):122-126.
    [21]张金庆,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2-5.
    [22]俞启泰,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5):48-50.
    [23]常阳,XJ24-3强边底水砂岩油藏水驱特征曲线分析[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6.
    [24]徐春华、范小秦、池建萍等,面积权衡劈分方法计算单井地质储量[J],特种油气藏,2005,12(2):45-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