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沿江圩区稻茬麦机械播种技术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殷文格 ; 董二甲 ; 王友好 ; 丁勤之
  • 关键词:机械化播种 ; 稻茬麦 ; 一播全苗
  • 中文刊名:AHNB
  •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机构: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农场;
  • 出版日期:2019-06-30
  • 出版单位:安徽农学通报
  • 年:2019
  • 期:v.25;No.370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4)
  • 语种:中文;
  • 页:AHNB201912017
  • 页数:2
  • CN:12
  • ISSN:34-1148/S
  • 分类号:51-52
摘要
针对目前沿江平原区稻茬小麦种植普遍存在的田间墒情差、秸秆还田体量大,不能实现"一播全苗"等问题,特开展了不同机械播种方式对稻茬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改进型一体机播种,可以有效实现稻茬小麦"一播全苗",提高小麦产量水平。
        
引文
[1]左娟,毛瑞玲.沿淮流域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731(21):59-61.
    [2]程洪岐,张金绵,谢彪.影响小麦全苗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作物杂志,2006,(6):40-41.
    [3]薛少平,朱琳,韩文霆.麦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71-73.
    [4]王文明.秸秆还田的利弊浅析[J].南方农业,2017(34):111-113.
    [5]郑继成,张刚,曹志强,汪军.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稻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3):431-440.
    [6]慕平,张恩和,方永丰.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81-85.
    [7]韩瑞芸,陈哲,杨世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及水土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148-154.
    [8]崔新卫,张杨珠,彭福元.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与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4,45(6):1527-1532.
    [9]毛金凤,徐长青.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法效果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9(5):40-41,45.
    [10]杨四军,顾克军,张传辉.影响稻茬麦出苗的关键因子与应对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89-91.
    [11]张凯迪,孙良和,陈守军,等.稻茬麦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42(02):360-3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