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喜剧表演:即兴表演在电影艺术中的雏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淼
  • 关键词:喜剧 ; 即兴表演 ; 电影艺术 ; 卓别林 ; 雅克·塔蒂
  • 中文刊名:YSJY
  • 英文刊名:Art Education
  • 出版日期:2019-04-05
  • 出版单位:艺术教育
  • 年:2019
  • 期:No.344
  • 语种:中文;
  • 页:YSJY201904049
  • 页数:2
  • CN:04
  • ISSN:11-1188/J
  • 分类号:99-100
摘要
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优秀作品中因为演员的即兴发挥而诞生出的灵光乍现的时刻,这些时刻为作品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通常,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即兴的创作可遇而不可求,但作者认为,在电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或许早有一些电影表演艺术家为创作这样充满灵气的作品而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与布局。文章通过对喜剧大师卓别林和雅克·塔蒂的喜剧表演艺术的分析,探讨喜剧即兴表演在电影艺术中的发展。
        
引文
(1)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1977),英国喜剧演员、导演,早年跟随剧团从英国来到美国后正式加入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成功的喜剧短片。在其第二部电影《阵雨之间》中首次塑造了一名头戴圆顶礼帽、留着小胡子,名叫夏尔的流浪汉,从此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喜剧形象。在此后的35年中,卓别林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并经历了默片向有声电影过渡的时代。代表作有默片《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后重制加入声音),以及有声电影《大独裁者》《凡杜尔先生》等。
    (2)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1895—1966),美国喜剧演员、导演,以“冷面笑匠”著称,同卓别林一样成功地创造了将内心感情外在化的喜剧表演方式。代表作有《福尔摩斯二世》《将军》等。
    (3)雅克·塔蒂(Jacques Tati,1907—1982),法国喜剧演员/导演,其作品充分使用肢体语言而少对白,并巧妙运用音效,将电影中的哑剧艺术提高到全新的高度。同卓别林一样,塔蒂创造的于洛形象也堪称经典,而不同于流浪汉形象的是,于洛这一人物更多像是故事中塔蒂观察周遭世界的替身。代表作有《游戏时间》《于洛先生的假期》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