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执行团队理念下立审执一体化的制度探索——以我国民事执行配置权演化进路为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System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il and Execution in the Concept of Executive Team——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Civil Execution Allocation Rights in China
  • 作者:王立新 ; 丁朋超
  • 英文作者:Wang Li-xin;Ding Peng-chao;Wuxi People's Cour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关键词:执行配置权 ; 执行团队 ; 立审执一体化 ; 基层法院 ; 探索
  • 英文关键词:executive allocation rights;;executive team;;integration of trial and execution;;grassroots court;;exploration
  • 中文刊名:ZFX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政法学刊
  • 年:2019
  • 期:v.36;No.177
  • 基金:广东高校科研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高素质法律职业共同体养成路径研究”;;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审判组合模式研究”(JCSF2017-02)
  • 语种:中文;
  • 页:ZFXK201902011
  • 页数:11
  • CN:02
  • ISSN:44-1007/D
  • 分类号:99-109
摘要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经历了从"审执合一"到"审执分离"的发展过程,但在现有"审执分离"模式下,我国执行权配置模式正面临公正和效率双重困境的考验。目前我国存在的基于法院内部机构的横向探索模式和基于上下级法院的纵向探索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审执分离"模式下的执行问题,且其本身也面临制度逻辑矛盾与违背法律规定等问题。"立审执"一体化的制度探索是在不突破现有"审执分离"的现状下,将审判团队和执行团队两者进行制度功能的衔接和整合,将可能涉及的执行"因子"渗透进立案、审判和执行的各个环节,充分实现审判与执行的有效恰接,从而达到对"执行难"问题的破解。江阴法院的"立审执"一体化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
        The allocation of civil execution power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unity of trial and execution" to "separation of trial and execution". However, under the existing "separation of trial and execution" mode, China's executive power allocation model is facing the double dilemma of justice and efficiency.At present, the horizontal exploration mode based on th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court and the vertical exploration mode based on the lower courts in China cannot effectively solve the execution problems under the "trial and execution separation" mode in China, and they also face institutional logic contradictions and violations of legal regulations. The system exploration of "trial and execution" integration is to reconcile and match the system functions of the trial team and the executive team with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existing "trial and execution separ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execution of the "factor"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trial and execution of all links and fully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vergence of trial and execution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execution. The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Jiangyin People's Court's "trial and execution" integration is worth learning.
引文
[1]黄忠顺.民事执行机构改革的深度透析[J].法律科学,2016,(4):169-178.
    [2]张柏峰.中国当代审判制度概述[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
    [3]李国光.坚持严肃执法,全面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在第一次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的报告[A].强制行指导与参考[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刘作翔.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之批判--兼论“司法权国家化”的司法改革思路[J].法学研究,2003,(1):83-98.
    [5]褚红军,刁海峰,朱嵘.推动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试点的思考[J].法律适用,2015,(6):34-35.
    [6]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王启亮.论不作为请求权的系统化执行机制--以民事执行权的规范运行为指引[A].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科研部,2011:18.
    [8]蒋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节制主义--兼论与民事执行救济体系之协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1):125-135.
    [9]江必新.民事执行新制度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10]黄忠顺.民事执行机构改革实践之反思[J].现代法学,2017,(2):3-18.
    [11]张伟杰.京二中院“分段集约执行”成效显著[N].工人日报,2008-10-13(7).
    [12]徐东良,朱淼蛟.绍兴中院:执行利剑正拭锋[N].人民法院报,2003-02-17(5).
    [13]李娜.“分”出效能优化“试”出执行坦途--河北唐山法院审执分离改革纪实[N].人民法院报,2015-11-30(4).
    [14]斯蒂芬·罗宾斯,戴维·德森佐,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原理与实践[M].毛蕴诗,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5]张敬新.司法责任制改革视角下的审判团队建设[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6.
    [16]Owen M.Fiss.The Forms of Justice,Harvard law Review,Vol.93,No.1,1979,p.3
    [17]闫继勇.烟台:组建新型审判执行团队[N].人民法院报,2017-01-24(7).
    [18]王立新.审判权运行机制深度透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1-112.
    [19]山木户可己.當事者の訴訟上の地位--當事者平等原則の展開[M].講座民訴(三),1984.
    [20]JHAZARD G.C.Jury Trial and the Principles of Transnational Civil Procedure[J].Penn State Internationa Law Review,2006,(2):499-508.
    [21]丁朋超.试论我国民事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6):113-124.
    [22]曹云吉.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的程序构造[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5):129-147.
    [23]COLLELUORI D.J.Procedure:Pre-Trial&Trial[J].SMULaw Review,2011,(1):137-152.
    [24]东京弁護士特别委员会.最新判例からみる:民事訴訟代理人の実務と爭點整理(Ⅱ)[M].东京:青林书院,2011.
    (1)这些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发[1999]11号)、《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等。
    (2)具体可参见张志铭.执行体制改革的想象空间[J].人民司法,2008,(21);杨知文.中国民事执行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5)。
    (1)这种创新性探索大多体现在:对新的执行模式和执行方式的探索,探索法院会通过改进执行方法,并寻求司法系统以外的机构、部门、基层组织的配合。具体可参见深圳罗湖法院、海口美兰法院、珠海香洲法院等的探索样本。
    (1)2008年成立的最高法院执行局的前身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
    (1)《执行难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参见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57950.shtml,2019-01-18。
    (2)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申请执行比例上升37%,2016年上升33.1%。
    (1)根据笔者检索的资料发现,在民事执行机构改革实践中,最早是吉林中院借鉴域外经验率先提出执行权包括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判权三种权能的观点,后因考虑到中国国情而形成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二权能说。可参看:葛行军.更新执行观念推进执行改革---在福建省法院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A].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第4辑)[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可参见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法院、浏阳市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及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的探索样本。
    (1)具体可参见绍兴市《关于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管理规则(试行)》(2001)的规定。
    (2)控制和处分性裁决包括查封、扣押、拍卖、中止执行等事项。
    (1)关于审判团队模式下“有限审执合一”理念的具体论述,可参见:王立新.审判团队模式: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解困路径.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2)这也是域外的通行做法,可参见:陈杭平.比较法视野下的执行权配置模式研究--以解决“执行难”问题为中心[J].法学家,2018,(2).
    (3)当然,这种表述可能会受到学者及实务人士的抨击,因为依据司法的裁判规律,法官的任务就是考虑案件的裁判问题,至于案件的执行问题应交由执行法官考虑。诚然,这种抨击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法官仅仅考虑案件的裁判而与其他无涉的话,容易导致司法与社会大众情绪的抵触,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司法环境下,这反而不利于司法公信力的建立。前不久郑州的“电梯吸烟案”的二审判决之所以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正是因为该判决符合人们对司法裁判的合理预期。可参见:程政举.基于社会公共利益考量的判决[N].人民法院报,2018-01-24(3)。当然更多学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反对的学者们从“社会利益”、“上诉不利益禁止变更”等角度论述了二审判决的不妥当性。但笔者认为,这种反对固然对我们认识民事诉讼法的精深理论具有较大帮助,也即对民诉法基本理论的深入讨论具有积极意义。但我们仍然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时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实际,构建和发展出一套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规则。
    (1)依据笔者调研资料整理所得,调研时间:2018年12月18-2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