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与中华文化传播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沁 ; 王雨馨
  • 关键词:华人华侨 ; 中华文化传播 ; 身份认同 ; 民族认同 ; 群体传播
  • 中文刊名:DACB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当代传播
  • 年:2019
  • 期:No.205
  • 基金: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华人华侨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5BZQK225;;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项目“国家传播战略与社会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RMXW2018A004
  • 语种:中文;
  • 页:DACB201902016
  • 页数:7
  • CN:02
  • ISSN:65-1201/G2
  • 分类号:57-62+66
摘要
本研究从身份认同和群体传播的理论视角,探究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传播行为与心理动因。对海内外华人华侨群体展开问卷调研发现,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其接受及传播中华文化传播行为有显著正影响;数据分析同时呈现了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较高的四个群体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虽然数字媒介的影响不断增加,但传统聚会等群体传播,依然是华人华侨接受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
        
引文
(1)Tajfel,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assachusetts:Academic Press,1978,p.8.
    (2)Van Dick,R.,Christ,O.,Stellmacher,J.,Wagner,U.,Ahlswede,O.,Grubba,C.,...&Tissington,P.A.(2004).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Explaining turnover intentions with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5,no.4,2004,pp.351-360.
    (3)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5期第1卷。
    (4)陈力丹:《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东南传播》2016年第1期。
    (5)Yao,Q.J.&Haggard,C.,The mediated communities:testing media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pride,and global identity in China,Brazil,India,South Africa,and the US,China media research,vol.7,2016,pp.89-99.
    (6)张泗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
    (7)牛元梅:《身份认同理论在媒体运用中的三种模式》,《新闻世界》2011年第8期。
    (8)李旻:《讲述我们的故事:澳洲华人媒体与塑造华人身份认同》,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9)李牧之:《对华人文化身份认同实践的反思--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