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方法探究——以九年级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国魁
  • 关键词:道德与法律 ; 国家认同 ; 方法探究
  • 中文刊名:LMJY
  •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Education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内蒙古教育
  • 年:2019
  • 期:No.774
  • 基金:2017年度海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升海南黎族地区初中生国家认同素养的研究”(编号:QJH201710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MJY201910011
  • 页数:2
  • CN:10
  • ISSN:15-1044/G4
  • 分类号:29-30
摘要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对于自己的、国家的认同,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国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或者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认同感不强烈。经济的全球化也容易消解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凝聚力。
        
引文
[1]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2]张慧红.以国家认同感培养为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3]吴晨华.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3).
    [4]金利.对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Z1).
    [5]广州市第16中学政治科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导刊,2000,(12).
    [6]李晓东.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转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3).
    [7]哈尔滨市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研究会召开年会[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