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可汗祠探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Origin of Khagan Temples
  • 作者:张庆捷
  • 英文作者:Zhang Qingjie;
  • 关键词:可汗祠 ; 可汗 ; 斛律光 ; 民族融合
  • 中文刊名:LSYJ
  • 英文刊名:Historical Research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历史研究
  • 年:2019
  • 期:No.377
  • 语种:中文;
  • 页:LSYJ201901011
  • 页数:20
  • CN:01
  • ISSN:11-1213/K
  • 分类号:37-55+191
摘要
山西介休、灵石、石楼、中阳和汾阳等市县,存在多座可汗祠或遗迹。魏晋时期,鲜卑诸族始见"可汗"之称。唐代起,绛州(运城新绛县)出现纪念斛律光的影堂,后扩建成祠庙。考察可汗祠,初建于唐,因此可汗祠供奉的对象当是唐代或北朝人。在此区域和时段中,流芳千年并被各族诚心供奉者,细观活动于该区域的游牧民族首领,达到"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捍大患"诸祭祀标准的,唯有附属鲜卑的敕勒人斛律光,他应是这一带可汗祠供奉的可汗。可汗祠是游牧民族英雄崇拜和汉族建庙祭祀礼俗的自然结合,历经千载而不废,成为见证古代民族大融合的鲜活实例。
        There are many khagan(Chinese:kehan)temples or remains of temples in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of Jiexiu,Lingshi,Shilou,Zhongyang and Fuyang in Shanxi province.The word khaganis in relation to the Xianbei peopl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In the Tang,a memorial"statue hall"in Jiangzhou(today's Xinjiang County,Yuncheng City)which commemorated HulüGuang was later expanded into a temple.Research indicates that given that khagantemples originated in the Tang,the objects of veneration would have been figures from the Tang or the Northern Dynasties.Among the nomad leaders of this time and place,HulüGuang,aChìlèman attached to the Xianbei,was the only one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person worshipped should have given his life for his work,striven to stabilize the nation,and been able to handle major disasters.He thus left an eternally honorable reputation and was sincerely venerated by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He would have been the khagan worshiped in the khagantemples in this region.Such temples were a natural combination of the worship of nomadic heroes and the rituals and customs of Han temple worship.Lasting through the centuries,this is a vivid testimony to the substantial integration and intermingling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in ancient times.
引文
(1)姜伯勤:《论宋元明时期山西介休的祆神楼》、《山西介休祆神楼古建筑装饰的图像学考察》,《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71—295页。
    (2)侯清柏、宋建国:《考朔州军人踪迹解张壁古堡诸谜》,《山西日报》2007年7月17日,第C1版。
    (3)郑广根、王融亮:中央10台《探索与发现·暗道之谜》节目访谈。
    (4)靳生禾、谢鸿喜:《张壁古堡巡礼》,《太原晚报》2011年12月12日,第14版。
    (5)Sengcha:《张壁古堡始建及可汗庙供奉人物另解》,2007年7月29日, http://blog.sina.com.cn/sengcha,2011年10月30日。
    (6)罗新:《可汗号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生称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资治通鉴》卷77《魏纪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59页。
    (8)《资治通鉴》卷77《魏纪九》,第2459页。
    (9)《资治通鉴》卷80《晋纪二》,第2548页。
    (10)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0页。
    (11)《魏书》无涉归卒年记载,《资治通鉴》卷81《晋纪三》将涉归卒年放于晋太康四年(第2586页)。
    (12)《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233页。
    (13)《宋书》卷96《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69—2370页。
    (14)《魏书》卷108《礼志一》,第2734页。
    (15)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16)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1《横吹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1页。
    (17)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5《横吹曲辞五·企喻歌辞四曲》,第362页。
    (18)田余庆:《拓跋史探》(修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203页。
    (19)《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0—3251页。
    (20)《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291页。
    (21)《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289页。
    (22)《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299页。
    (23)林幹:《东胡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4页。
    (24)有省略号者,为碑下部残缺之处。
    (25)方士模撰修:《孝义县志》卷7《祠祀》,雍正四年刻本,第69页。
    (2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隰州·温泉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7页。
    (27)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48《河东道九·隰州·温泉县》,《四库全书》第46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10页。
    (28)《新唐书》卷15《礼乐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8页。
    (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30)如大同发现粟特人石君墓志,参见殷宪:《石善达墓志考略》,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9页;朔州现存三块粟特人墓志,正在整理,尚待发表。太原发现虞弘、龙氏家族和何君正墓志,参见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期,第27页; 荣新江:《龙家考》,《中亚学刊》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第144页;张庆捷:《大晋故鸡田府部落长史何公墓志铭发微》,《纪念岑仲勉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汾阳发现的粟特人墓志,参见张庆捷:《汾阳市博物馆馆藏墓志选编序》,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第3页;张庆捷:《唐代曹怡墓志有关入华胡人的几个问题》,荣新江、罗丰主编:《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644页;王俊:《唐曹怡墓相关问题研究》,《文物》2014年第11期,第60 页。
    (31)接到该县文物局局长乔晋平电话后,笔者赶到县里,了解到是该县冯智平调查族谱时发现。
    (32)刘勇:《石楼发现可汗庙》,2017年12月30日,http://ll.sxgov.cn/content/2017-12/30/content_8511008.htm, 2018年8月30日。
    (33)王堉昌原著,郝胜芳主编:《汾阳县金石类别》,武毓璋等点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4页。
    (34)方士模撰修:《孝义县志》卷7《祠祀》,第73页。
    (35)邓必安:《孝义县志·里甲村庄》卷1,第9页,《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5 册,南京:凤凰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467页。
    (36)王堉昌原著,郝胜芳主编:《汾阳县金石类别》,第394页。
    (37)陈澔注:《礼记集说》卷8《祭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5页。
    (38)杜佑:《通典》卷197《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7页。
    (39)《北齐书》卷17《斛律金(子光、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19页。
    (40)李凭详细考述过北魏道武帝“离散诸部,定居使役”的政策,参见《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41)《魏书》卷103《高车传》,第2309页。
    (42)《北齐书》卷17《斛律金(子光、羡)传》,第220页。
    (43)《北齐书》卷17《斛律金(子光、羡)传》,第223—224页。
    (44)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215页。
    (45)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8—201页。
    (46)《魏书》卷101《吐谷浑传》,第2233页。
    (47)《北史》卷38《裴矩传》,第1392页。
    (48)《旧五代史》卷72《张承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949页。
    (49)《新五代史》卷38《宦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3页。
    (50)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665《内臣部·总序·恩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8册,第7966页。
    (51)《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第8675页。
    (52)《魏书》卷106上《地形志》,第2477页。
    (53)施和金:《北齐地理考》,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0页。
    (54)《魏书》卷106上《地形志》,第2479—2480页。
    (55)《隋书》卷30《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52页。
    (56)《魏书》卷106上《地形志》,第2498页。
    (57)《魏书》卷106上《地形志》,第2466页。
    (58)《周书》卷12《齐炀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89页。
    (59)《周书》卷29《刘雄传》,第504页。
    (60)《隋书》卷74《赵仲卿传》,第1696页。
    (61)景茂礼、刘秋根编著:《灵石碑刻全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2页。
    (62)根据《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秦耀普主编,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山西全省有斛姓人口952人,其中吕梁最多,为620人(中阳289人,柳林256人,石楼20人,交口14人,离石5人,交城31人,汾阳2人,孝义2人,文水1人),其他如晋中市253人(介休236人,平遥9人,榆次3人,灵石5人)、临汾市36人(隰县30人,永和5人,霍州1人)、忻州市偏关35人、阳泉市2人、晋城市2人、大同市1人,以及太原的3人。具体分布在吕梁市中阳县的武家庄镇天神庙村,暖泉镇冯家屹台村,柳林县留誉镇的苗吾村,寺坡村以及惠家坪村,晋中介休市的义安镇义安村,三佳乡东湛泉,西湛泉村,临汾市隰县城南乡上友村,偏关县城空地街。参见斛丽明:《山西中阳斛氏族谱·唱着〈敕勒歌〉走来的家族——关于斛姓的点点滴滴》,2008年3月9日,http://wiki.zupulu.com/doc.php?action=view&docid=1441,2019年2月18日。
    (63)张庆捷:《斛律羡墓志考》,《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472页。
    (64)前几年在太原晋祠青阳河村东面发现一块东魏《斛律(大)那瓌墓碑》,碑额是《□□使持节(都)督定瀛沧三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司空公之碑》,落款时间是东魏元象二年(539)。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整理,资料待发。
    (6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二·太原府·晋阳县》,第366页。
    (6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67)《北齐书》卷17《斛律光传》,第226页。
    (68)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慕贤第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7页。
    (6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70)吴兢:《贞观政要》卷6《杜谗邪第二十三》,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211页。
    (71)康基田编:《晋乘搜略》卷13,杜士铎等点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60页。
    (72)襄汾县志编撰委员会编:《襄汾县志》第17编《文化》第8章“文物·文物保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52页。
    (73)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21,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册,第27页。
    (74)徐昭俭、杨兆泰主编:《新绛县志》卷8《古迹考·陵墓》,《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9册,第585页。
    (75)徐昭俭、杨兆泰主编:《新绛县志》卷9《金石考》,第625页。
    (76)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10,第2册,第12页。
    (77)沈凤翔修,邓嘉律纂:《稷山县志》卷9《艺文中》,《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2册,第582页。
    (78)刘三锡:《创建斛律公祠记》,沈凤翔修,邓嘉律纂:《稷山县志》卷9《艺文中》,第12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