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解——《汤盘铭》郭说补正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彦民
  • 关键词:汤盘铭 ; 三勾兵 ; 辛日 ; 昭穆制
  • 中文刊名:YDXK
  • 英文刊名:Yindu Journal
  • 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3-15
  • 出版单位:殷都学刊
  • 年:2018
  • 期:v.39;No.147
  • 语种:中文;
  • 页:YDXK201801006
  • 页数:6
  • CN:01
  • ISSN:41-1032/C
  • 分类号:23-28
摘要
《礼记·大学》记载了所谓《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来学者都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解读的,即日新其德。郭沫若先生首先对此表示质疑,结合近世发现的三勾兵商戈铭文,认为是对"兄日辛,祖日辛,父日辛"的误读。对于郭氏新说,学界有反对者,郭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人认为郭说可信,分别从古文字在商代初年的存在形态、甲骨文祭祀早期先公多在辛日,以及古代宗庙昭穆制的产生等角度,为郭说的成立提供了辅证。
        
引文
[1]王国维.商三勾兵跋.北伯鼎跋[A].观堂集林·卷十八[C].北京:中华书局.1991.883-885.
    [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500.
    [3]郭沫若.汤盘孔鼎之扬榷[J].燕京学报,1933,(9).
    [4]郭沫若.论儒家的发生[A].今昔集[C].济南:东方书社.1943.212.
    [5]董作宾.汤铭与三戈兵[J].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951,(1).
    [6]朱彦民.试论文字起源于黄帝时代[A].黄帝与中华姓氏[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7]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文物,1979,(2).
    [8]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J].中国语文,1978,(3).
    [9]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J].考古.1988,(3).
    [10]唐兰.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谈起[J].文物,1973,(10).
    [11]伊藤道治.藤井有邻馆所藏甲骨文字[J].东方学报,第42册.1971.67.
    [12]张光直.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A].中国青铜时代[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13]杨升南.殷契“河日”说[J].殷都学刊,1992,(2).
    [14]朱凤瀚.商人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A].尽心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6.
    [15]张光直.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A].中国青铜时代[C].北京:三联书店,1983.
    [16]朱凤瀚.谈殷墟卜辞中先公的祭日[J].南开学报,2001,增刊.
    [17]朱彦民.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8]李衡眉.殷人昭穆制度试探[J].历史教学,1991,(9).
    [19]张光直.商王庙号新考.殷礼中的二分现象[A].中国青铜时代[C].北京:三联书店,1983.195-196,232-234.
    [20]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续考[A].观堂集林·卷九[C].北京:中华书局,1991.409-437.
    (1)据说三戈出土于保定南乡(今河北清苑),也有说出于易县或平山县的,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著录最早见于罗振玉《梦郼草堂吉金图》,己未年自印本,第3册,第1-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