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析二战后美国华人堂会的嬗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es of the Social Changes of Chinese To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Ⅱ
  • 作者:潮龙起 ; 朱媚
  • 英文作者:Chao Longqi;Zhu Mei;Academ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Ji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美国华人 ; 堂会 ; 嬗变
  • 英文关键词:Modern;;United States;;Chinese Communities;;Tongs;;Changes
  • 中文刊名:BGQK
  • 英文刊名: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 机构: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8-03-31
  • 出版单位:八桂侨刊
  • 年:2018
  • 期:No.121
  • 基金:广东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结构的演变》(项目批准号为GD11CHQ02)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BGQK201801003
  • 页数:11
  • CN:01
  • ISSN:45-1269/D
  • 分类号:21-31
摘要
二战后堂会的组织活动主要为会员和侨社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为侨社或祖国公益事业捐款,搭建会员筹资经商的平台,也为会员及其子弟创办学校。由此观之,二战后的华人堂会基本上是慈善公益团体,而不是犯罪组织,也不再履行战前侨社纠纷调解者或侨胞保护人的职能。
        The Chinese tongs are the product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deal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fter World WarⅡ,the Chinese tongs have the functions as social interaction,charity relief and so on,which cover all the aspects of Chinese's social life. Thus,the Chinese tongs are basically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rather than criminal organizations,and no longer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rotection and dispute mediation within overseas Chinese just as they did before World War II.
引文
(1)本文所指“堂会”为美国华侨社会中存在的致公堂、安良堂、协胜堂、秉公堂、萃胜堂等类组织,有些学者将之称为秘密结社,主要是因此类组织在一些结会仪式方面带有中国本土天地会的痕迹,但当时美国是一个自由结社的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条例禁止这类组织,且它们大都在当地登记注册,都是合法组织,而且其组织名称上早期大多带有“堂”字,后又多改称以“会”,如安良工商会、协胜公会、萃胜工商会等,因此,笔者认为,将此类组织称之为“堂会”更为合适一些。
    (2)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美国华侨堂会与革命党人的关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可参见任贵祥:《民前孙中山对海外洪门会党的争取和改造》,《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邵雍:《兴中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近代中国》(第十五辑),2005年;邱格屏:《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对海外洪门的动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等等。关于抗战时期美国华侨堂会对抗日战争的支持,主要成果有任贵祥《司徒美堂与抗日战争》,《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陈昌福:《抗日战争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潮龙起:《美国华侨堂会与中国抗战》,《暨南学报》2015年第11期。
    (1)C.N.Reynolds,“The Chinese Tong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0,no.5(March 1935),pp.612—623;Stanford M.Lyman,“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Occident:Not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Secrecy”,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vol.1,no.2(May 1964),pp.79—102;Yung-Deh Richard Chu,“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America:A Historical Survey”,Asian Profile,vol.1,no.1(1973),pp.21—38;Clare Vernon Mc Kanna,Race and Homici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October 2002,pp.32—51.
    (2)陈国霖:《帮会与华人次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2年版;陈国霖:《华人帮派》,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Jeffrey Scott Mc Illwain,Organizing Crime in Chinatown:Race and Racketeering in New York City,1890—1910.Jefferson,North Carolina:Mc Farland&Company,2004;Jeffrey Scott Mc Illwain,“From Tong War to Organized Crime:Revising the Historical Perception of Violence in Chinatown,”Justice Quarterly 14,no.1(March1997):25—52;Seligman,Scott D.Tong Wars:The Untold Story of Vice,Money,and Murder in New York’s Chinatown.New York:Viking-Penguin,2016.
    (3)Huping Ling,“Governing‘Hop Alley’:On Leong Chinese Merchants and Laborers Association,1906—1966”,Journal of American Ethnic History,vol.23,no.2(Winter 2004),pp.50—84.
    (4)关于1949年前美国华侨堂会的发展状况,详见潮龙起:《从社会冲突看近代美国华侨堂会的兴衰(1848—1949)》,《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第113—114页。
    (6)美洲秉公总堂编:《美洲秉公堂》,旧金山美洲秉公总堂刊印,2012年,第27—28页。
    (1)《萃英、瑞端工商总会通告》,《金山时报》1946年8月13日。
    (2)美国罗省中华会馆编:《美国罗省中华会馆史略》,洛杉矶中华会馆刊印,1995年,第20页。
    (3)《美洲协胜公会维持正义》,(美)《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4)Yung-Deh Richard Chu,“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America:A Historical Survey”,Asian Profile,vol.1,no.1(1973),pp.21—38.
    (5)《百寿大庆的全美合胜总堂》,《旧金山周报》1975年8月15日。
    (6)《全美萃胜工商会恳亲》,《金山时报》2000年10月30日;又见《全美萃胜工商会恳亲大会隆重揭幕》,《国际日报》2000年10月30日。
    (7)陈汝舟:《美国华侨年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驻美办事处,1946年,第363—365页。
    (8)杨芳芷:《美洲秉公堂效忠自由民族》,《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9)美国洪门致公总堂资料室:《美国洪门致公堂简史》,《美国洪门致公总堂1992年特刊》。
    (1)美国洪门致公总堂资料室:《美国洪门致公堂简史》,《美国洪门致公总堂1992年特刊》。
    (2)台山人在美国网:“伍俊生:洪门忠义致力为公”,http://www.usa-taishan.com/ts04page12.php
    (3)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华侨史资料选辑组:《晚清海外笔记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年,第210页。
    (4)陈汝舟:《美国华侨年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驻美办事处,1946年,第363—365页。
    (5)关于早期美国华侨堂会产生的社会环境,详见潮龙起:《从社会冲突看近代美国华侨堂会的兴衰(1848—1949)》,《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
    (6)《百寿大庆的全美合胜总堂》,《旧金山周报》1975年8月15日。
    (7)《光绪岁次庚寅重订合胜堂例规》,旧金山合胜堂1890年刊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少数族裔研究系图书馆麦礼谦档案室藏。
    (8)美洲秉公总堂编:《美洲秉公堂》,旧金山美洲秉公总堂刊印,2012年,第7页。
    (1)Gardner L.Harding,Chinese Tongs Thrive On Protected Gambling,New York Times,Dec 14,1924;《美洲协胜公会维持正义》,(美)《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2)卢国祥:《美国安良工商会第七十届年会在台举行》,(台湾)《侨务月报》1974年4月30日,第12—14页。
    (3)丘进主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61—62页。
    (4)美国旧金山合胜堂编:《全美合胜堂重订根本章程》,旧金山合胜堂刊印,1946年。
    (5)三藩市秉公总堂:《美洲秉公堂总章》,三藩市秉公总堂印行,1967年。
    (6)美国安良工商会编:《美国安良工商会会章》,美国安良工商会刊印,2001年。
    (7)美国罗省中华会馆编:《美国罗省中华会馆史略》,洛杉矶中华会馆刊印,1995年,第20页。
    (8)美国金山来稿:《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民报》第1号,1905年11月26日。
    (1)(2)洪门总机关、美洲金山致公总堂:《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续订致公堂根本章程》,1923年10月10日,藏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the Chung Collection。
    (3)李必达:《洪门四大柱》,《钟鼓特刊》第九十四期,五洲致公总堂刊印,1975年10月15日。
    (4)邱秀文:《芝加哥协胜公会元老谭志曾》,《宏观报》1999年6月17日。
    (5)叶莉夕:《美国安良工商会考察团》,《侨心与国运》,侨联出版社,1967年。
    (6)黄炼:《愿做安良牛——记全美安良新任总理陈华俊》,《美中新闻》1996年10月4日。
    (7)《数十年服务英端功在侨社邓世芳元老安然辞世福寿全归》,《金山时报》2000年10月25日。
    (8)《全美安良工商会年会落幕伍健生出任全美总理》,《中美新闻》1998年5月15日。
    (9)《合胜堂简史》,《少年中国晨报》1975年8月15日。李时佑是旧金山金龙酒家、洛杉矶金国酒家的店东,是美国合胜堂的总理。美国出生的李时佑于中日战争爆发后,本着爱国热忱投笔从戎,回国参加空军。抗战期间,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国家民族作了极大的贡献。抗战胜利后他解甲经商,在广州开银行,开餐馆和经营娱乐事业。1949年后返美经商,曾在大埠、罗省和中国香港有餐馆、礼品店及进出口生意,是个有成就、有抱负的侨商领袖。《合胜堂摆设名贵酒席贺李时佑任全美总长》,《少年中国晨报》1975年2月21日。
    (1)《陈俊雄再度出任全美合胜堂总理》,《八卦周刊》1986年10月26日。
    (2)美洲协胜公会编:《纽约协胜公会昆仲出任社团公职》,《美洲协胜公会2008年特刊》,美洲协胜公会2008年刊印,第111页;美洲协胜公会编:《金门协胜总公会本会会员近年担任当地社团职务表》,《美洲协胜公会2008年特刊》,第123页。
    (3)《秉公堂总理黄焕槐先生》,《中山报》1977年6月3日。
    (4)(8)杨芳芷:《美洲秉公堂效忠自由民族》,《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5)叶莉夕:《美国安良工商会考察团》,《侨心与国运》,侨联出版社,1967年。
    (6)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1970年刊印。
    (7)Huping Ling,“Governing‘Hop Alley’:On Leong Chinese Merchants and Laborers Association,1906—1966”,Journal of American Ethnic History,vol.23,no.2(Winter 2004),pp.50—84.
    (9)《美洲协胜公会维持正义》,《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10)《合胜堂简史》,《少年中国晨报》1975年8月15日;《合胜堂任国府侨务顾问多》,《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11)Yung-Deh Richard Chu,“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America:A Historical Survey”,Asian Profile,vol.1,no.1(1973),pp.21—38.
    (1)《合胜堂简史》,《少年中国晨报》1975年8月15日;《合胜堂任国府侨务顾问多》,《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2)Yung-Deh Richard Chu,“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America:A Historical Survey”,Asian Profile,vol.1,no.1(1973),pp.21—38.
    (3)《合胜堂任国府侨务顾问多》,《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4)《秉公堂总理黄焕槐先生》,《中山报》1977年6月3日。
    (5)冯思敏:《团结报国,义行可风:美国华侨安良工商会简介》,《四海之友》1976年7月15日。
    (1)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美国华侨之“堂”的概况》,《外交部公报》1936年第9卷第1期。
    (2)李永耀:《美国洪门致公总堂第27届恳亲大会开幕词》,《美国洪门致公总堂2012年特刊》。
    (3)《美洲协胜公会、美国英端工商会结盟》,《侨报》1993年2月10日。
    (4)《百寿大庆的全美合胜总堂》,《旧金山周报》1975年8月15日。
    (5)《芝加哥安良工商会成立曲艺团和象棋社》,《侨报》1995年7月25日。
    (6)曹文健:《略谈芝城洪门致公堂之今昔》,《美国洪门致公总堂1992年特刊》。
    (7)黄炼:《愿做安良牛——记全美安良新任总理陈华俊》,《美中新闻》1996年10月4日。
    (1)李永耀:《美国洪门致公总堂第27届恳亲大会开幕词》,《美国洪门致公总堂2012年特刊》。
    (2)(4)伍焕鹏:《第八十二届恳亲大会开幕词》,美洲协胜公会编:《美洲协胜公会2008年特刊》,美洲协胜公会2008年刊印,第10—11、89页。
    (3)(8)冯思敏:《团结报国,义行可风:美国华侨安良工商会简介》,《四海之友》1976年7月15日。
    (5)《洪门致公堂、纽约安良工商总会、纽约协胜公会办大型义诊》,《美国洪门致公总堂2008年特刊》。
    (6)《市血液中心与安良工商总会联手华埠本周六举办献血活动》,《侨报》2009年5月27日;《地处华埠中心方便侨胞安良5/30办爱心捐血》,《美国安良工商会成立121周年纪念特刊》,美国安良工商会2014年刊印。
    (7)《安良与美华防癌协会8/16举行华埠无菸日》,《美国安良工商会成立121周年纪念特刊》,美国安良工商会2014年刊印。
    (9)《美洲协胜公会维持正义》,《世界日报》1997年7月20日。
    (1)美国安良工商会纪念特刊编辑室:《安良工商会之诞生与发展》,《美国安良工商会成立121周年纪念特刊》,美国安良工商会2014年刊印。
    (2)《反驳英端工商总会启事》,《金山时报》1981年8月15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