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遗产保存的草根行动和里邻复兴:宜兰旧城案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rassroot actions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and revival of neighbourhood: the Old City of Yilan
  • 作者:陈育贞 ; 李慈颖
  • 英文作者:Yu-chen Chen;Tzu-ying Li;
  • 中文刊名:GJSK
  •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Chinese Edition)
  • 机构: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宜兰分会;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 年:2019
  • 期:v.36
  • 语种:中文;
  • 页:GJSK201901008
  • 页数:17
  • CN:01
  • ISSN:11-1212/C
  • 分类号:9+14+110-124
摘要
本文讨论政府措施对文化保存特别是以常民生活为根基之文化土壤的作用,说明政策目标与结果的落差及政府角色与职能的本质性缺陷,与体制外民间自主行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从行动研究分析草根行动的多元参与和网络化特质及其渐进滚动进程,指出专业在政府与民间之两极光谱中的相对自主性,以及共作行动的价值依归与可能的策略方法。本文还尝试探讨政府与草根行动在本质、内涵和结果上的差异,指出遗产保存的多重主体与起自日常生活的多样化行动方式。本文的最主要论点可以总结为:回归以民为本的日常生活实践,从全民共享人文生活到重建集体认同感,是遗产保存和老城活化的根本道路。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al measures in conservation of cultures, especially the cultural soil with common people's living as its basis. It explains the gap between the aim of a policy and its results, the essential defects in the role and functions of governments, and the needs and possibility of civil autonomous actions outside regime.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multiple participations and networking characteristics,as well as gradual enrollment of grassroots actions. It points out the relative autonomy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spectru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and the value of co-working actions and possible strategies.The authors also try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nature, contents and results between governmental and grassroot actions, and describe the multiple subjects and diverse ways of actions arising from daily life. The principal conclusion is: return to the people-oriented daily-life practices, all-sharing cultural lif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y,constitute a fundamental road to preserv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ctivate an old city.
引文
1.本文两位作者为宜小幼儿园相关教学、推广活动的首讲演讲者。
    2.“游境”是“游神”在台湾宜兰一带的说法,或称圣驾巡游、迎佛、抬佛、抬神像、神像出巡等,是东亚及东南亚民间信仰的信众在神诞日进行的一项仪式。是人们在喜庆节日里(诸如元宵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把行身神像请进神轿,然后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游行沿途有神偶、舞狮、舞龙、踩高跷、电子花车、地方戏曲及乐队演奏等艺阵表演。
    3.“创生”或“地方性创生”的说法来自日语,意指为应对人口急剧减少和高龄化、人口和就业过度集中于首都圈而提出的地方经济活性化的做法和政策。
    4.宜兰县土地面积约2144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是山地,其余是一个畚箕型冲积扇平原;总人口约46 万人,有九成居住在平原区。
    5.本文所称的宜兰旧城,简称旧城或宜兰城,系指“城内”与“城外”共构而成的“旧城生活区”。
    6.宜兰旧城,土地约占宜兰市都市计划区的7%,人口约为宜兰市的5%。
    7.落地扫,宜兰歌仔戏的最原始形式。
    8.吴敏显:《九芎城》,中国时报社,1995年版。
    9.宜兰县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向台当局争取兴建北宜高速公路,2006年完工启用。
    10.台大城乡基金会宜兰工作室成立于1995年,设址于城内,1998年因水患而搬迁至旧城外缘,2014年转型为宜兰分会。
    11.宜兰市公有土地更新研究案,由台大城乡基金会与境群顾问工程公司合作,完成于1994年。
    12.常民,意为普通百姓。
    13.计划名称为“宜兰匠师博物馆网络及文化创生计划”,属于“文化部”“区域型文化资产”四年计划。分会执行第一、二个年度计划,并于第一年确立该计划目标及内容。2012年度及2013年度计划由宜兰市鄂王小区发展协会接续执行。
    14.计划名称是:宜兰旧城再生暨城乡风貌再塑计划。“内政部”“营建署”补助,宜兰县政府办理。
    15.台湾的“文化遗产保存法”初订于1982年,至2018年为止已修订七次。
    16.“共作”,意指共同制作、合作完成。
    17.依据政府规定的师生比,配有主任兼教师1名、教师4名、教保员3名、助理员1名、厨工2名,合计12名教职员工。
    18.东岳庙与宜小同位于旧城的西南区,相隔约五分钟步行距离。该庙以东岳大帝为主祀神明,每年农历三月的神明生庆典远近驰名,连续两天的活动——壮观的游境、盛大的办桌、沿街祈福的仪式与各路朝圣群众和香火,是旧城一年一度的盛事。近十年因官方倡导节约和节能减碳而将游境改为两年一度,盛况依旧。未办理游境的年份,仍进行规模稍小的庆典。宜小参与的2015年活动即属于小型庆典。
    19.依照神明游境的习俗,游境行列的每个阵头都要在沿途的庙宇前停留片刻,与该庙的神明进行交互参拜的仪式,以这种相互交陪的仪式敬致至尊重的问候大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