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个“决不会”的真谛在哪里?——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无论哪一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与此相应的,一个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还没有成熟以前,又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要原理,学术界习惯于将之称为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原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缺少了马克思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始终未能对之给予正确理解与把握,因而也就始终未能摆脱其带来的困扰。研究发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对与之相联系的两个关键问题未能作出正确回答: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与更替,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变革中到底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还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第二,在社会发展与更替,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变革中所需要生产力到底有没有一个量的规定,如果有,那么它到底是当时社会发展中那个最高水平的生产力,还是一个极富弹性的生产力?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解答,是理解两个"绝不会"原理的根本所在。
        
引文
[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1-8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32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