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率的性质与成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Interest Rates
  • 作者:李建栋 ; 邹宇春
  • 英文作者:LI Jian-dong;ZOU Yu-chun;
  • 关键词:货币 ; 资本 ; 利率 ; 利润率 ; 通货膨胀率
  • 英文关键词:Currency;;Capital;;Interest rate;;Profit rate;;Inflation rate
  • 中文刊名:ZYC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 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No.381
  • 语种:中文;
  • 页:ZYCY201905009
  • 页数:13
  • CN:05
  • ISSN:11-3846/F
  • 分类号:91-103
摘要
本文试图辨析利率的性质,并分解利率的组成。利率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作为货币要求的利率、作为资本得到的利率和因为铸币税形成的利率。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其价值在于购买力。货币借出方收取的利率反映了货币借入方还款承诺违约的概率。不同信用的人借款有不同的利率。这是作为货币要求的利率。交换的目的可以是消费,也可以是投资(用于将来的消费),当用于投资时,货币变成资本。由于资本能带来利润,因此资本借入方会将部分利润分享给借出方,这是货币资本化后获得的利率。在现有使用纸币的情形下,国家掌握着货币的发行,货币的发行相当于对货币持有者的征税。利率因此反映着货币发行造成的税负,及过度发行形成通货膨胀而对购买力的一种稀释,这是因为铸币税形成的利率。
        This paper discovers the nature of interest rates and decomposes the interest rates into three components: the interest rate required as currency,the interest rate earned as capital,and the interest rate caused by inflation. Money is the medium of exchange and its value lies in the purchasing power. The interest rate charged for borrowing mone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on the borrower's promise. People with different credits borrowing money have different interest rates. This is the interest rate required as currency. The purpose of the exchange can be consumption or investment( for future consumption). When used for investment,money becomes capital and brings profit. Borrowers will share part of the profit to currency lenders. This is the interest rate earned as capital. Governments have the privilege to issue currency,and the issuance of currency is equivalent to the taxation of currency holders( Seigniorage). Inflation happens when the issuance exceeds limit and dilutes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existing currency. The third component of interest rates is the interest rate caused by inflation.
引文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122-123.
    [2]维克塞尔.国民经济学讲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3]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余永定,徐冠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4.
    [4]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396.
    [5]Tversky A,Kahneman D.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doi:10.1086/296365.
    [6]李嘉图.转引自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译林出版社,2011:164.
    [7]斯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560.
    [8]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陈福生,陈毕骅,译,商务印书馆,1983:125.
    [9]李建栋.认识价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97.
    [11]Modigliani F,Brumberg R.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M]//Kurihara K K.PostKeynesian Economics.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388-436.
    [12]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39-46.
    [13]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6):13-20.
    [14]Güth W,Schmittberger R,Schwarze B.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1982(3):367-388.
    [15]Henrich J,Bowles S,Boyd R,Camerer C,Fehr E,Gintis H.Foundations of Human Sociality:Economic Experiments and Ethnographic Evidence from Fifteen Small-scale Societies[M]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6]霍默,西勒.利率史[M].肖新明,曹建海,译.中信出版社,2010.
    [17]维克塞尔.利息与价格[M].商务印书馆,1999.
    [18]费雪.利息理论[M].商务印书馆,2013.
    [19]刘伟,李绍荣,李笋雨.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2002:27-32.
    (1)本文忽略非经济目的的交换,比如由于感情、社交、政治等因素而进行的交换。
    (2)保管金不只限于实物货币。例如,2014年年底瑞士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瑞士邮政旗下银行Post Finance在2017年开始对存款金额超过100万瑞郎(约合100万美元)的客户收取1%的年费。
    (1)实际上,许多劳动价值论者不认为纸币是一种商品,不具备价值储藏的功能。
    (1)许多经济理论以对将来的消费效用进行折现为基础,与现实脱节。公司、国家、理性的人都不会近视地看重眼前效用,而是关心将来与发展。
    (2)需要指出的是,“节欲”并不是西尼尔个人的发现,他只是创造性地用了这个词而已。例如,配第将利息归结为“对自己所受到的不方便可以索取的补偿”。其后的费雪、马歇尔等人将“节欲论”进行改进,成了“延缓”“等待”“不耐”等。
    (1)商家更愿意接受非现金支付,甚至出现拒收现金的情形。以至于央行发布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10号)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
    (2)自然利率(natural interest rate)有多种理解。维克塞尔把不使用货币时的那种生产方式所发生的利率称之为自然利率,即免除货币政策影响的一种情形下的利率。
    (3)历史上出现过负利率。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将采取-0.1%的利率,成为继丹麦国家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瑞典央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第5个实施负利率的央行。银行将钱存入央行,超过一定额度之后,就采用负利率制度。但负利率是银行与央行之间的事情,负利率下,银行间资金拆借成本并不为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本文的“担保”意义上等于“保证”,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2)这里完美的信用是察觉到的信用,而并不是客观的、绝对的信用。例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AIG公司承担了远超其资本额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合同的责任,信用评级应该很差,但在未察觉之前,人们并不会对AIG公司的信用产生怀疑。
    (3)萨伊很早也指出利率包含部分保险费性质,但他不认为保险费性质的利息是利息的根本来源。
    (4)违约并不一定是全部金额得不到偿还,尤其在有抵押品的时候。我们这里从简,把违约定义成银行损失全部的贷款面值。
    (5)一个人自认为他的信用很好,信用记录也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得到零利率呢?不可以。这正如保险费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发生灾害就认为将来也同样没有灾害。毕竟还款意愿是一回事,还款能力是另一回事。还款能力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个人信用虽然称之为个人信用,也只能通过统计数字来表达。
    (6)严格地区分银行券、纸币,则银行券可以按法律兑付硬通货,纸币不可以兑换金银等硬通货。美元、日元过去是银行券,现在只是纸币。
    (1)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零利率极限问题。
    (2)不只是利润率要大于借债的利率,而且借债会增加收益的波动性,根据效用函数,利润率必须足够大才能弥补波动性对效用的负面作用。
    (1)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如果利息是货币的机会成本,那么世上除了最高收益的行业外,任何行业都是不可投资的。
    (1)由于分割利润的双方都是理性人,并且除了最新科技行业外,关于盈利的信息应该是透明的,并无一方有谈判优势,因此双方平分所得应该被当成公平原则的出发点。感谢匿名评审提出这一点。
    (2)有时,我们观察到整体利率在经济萧条时上升(比如1929年大萧条时代),这是由于利率的第一组成部分,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屏蔽了第二组成部分的下降。
    (3)为了简化,这种简单相加的办法假定了还款与投资利润不相关。如果以投资将来的现金流来还款,那么就不能简单地把两部分相加。因为利润率的高低会影响违约概率。
    (1)现有的经济学说,从凯恩斯主义,到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它们的分析框架都是把利率当作一个数字,用供给与需求均衡来分析,并不区分利率所包含的组成部分。
    (2)银行的储备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一个更高信用的证券凭证比如美元,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商品,只要这种商品的价值被广泛接受,比如石油。说到底,银行券是一种承诺的购买力。红军初期曾以盐巴、花生油等民生物品作为其发行的红军币的储备。
    (3)维克塞尔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描述了相似的累积过程。但维克塞尔认为货币利率由银行确定,并未认识到利率背后的贷款违约率。
    (1)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本文仅以货币数量论(交易)来分析原理。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原因是没有简单的传导机制。以中国为例,数十年保持高速货币扩张又长期维持低水平通货膨胀率,可能的原因就包括货币化进程、资本市场吸收、内需不足等。例如,刘伟等(2002)[19]就指出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通货膨胀率保持了低水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