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宫调 话语 逻辑——关于构建中国传统“宫调”理论话语体系的几点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ong Tune, Discourse and Logic: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Gong Tune”
  • 作者:刘永福
  • 英文作者:Liu Yongfu;
  • 中文刊名:RMYY
  • 英文刊名:People's Music
  • 机构: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出版单位:人民音乐
  • 年:2019
  • 期:No.671
  • 基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宫调’术语考释”(项目批号:17BD072)的阶段性成果;; 扬州大学音乐学教学团队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RMYY201903015
  • 页数:4
  • CN:03
  • ISSN:11-1655/J
  • 分类号:54-57
摘要
<正>2017年11月初,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首届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探讨如何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新时代征程,与此相关的话题引发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近期学术研究的特色和热点,各种高瞻远瞩之宏论由衷生发。关于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学界普遍认为,要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首先应该为其"正名",不但要搞清楚"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概念,而且更要弄明白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着何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问
        
引文
(1)杜雄亚《“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刍议》,《音乐研究》2018年第2期。
    (2)郭克俭、张月《返本开新绘蓝图——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首届学术研讨会述评》,《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1期。
    (3)项阳《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自觉、自信与自省》,《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1期。
    (4)黄翔鹏《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977页。
    (5)唐继凯《〈史记·律书〉与秦汉律吕之学及兵学》,《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6)刘蓝辑著《二十五史音乐志》(第三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7)同(4),第272页。
    (8)吉联抗辑译《春秋战国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9)(17)陈应时《阴阳八卦附会律吕的尴尬》,《音乐艺术》2010年第2期。
    (10)(11)郑祖襄《解读一位古代科学家心中的“律数”——简评黄大同〈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2)修海林《应当基于对原典的理解——读〈吕氏春秋·音律〉中与生律法相关的“阳上阴下”观念》,《音乐研究》2010年第1期。
    (13)杨善武《阴阳观、〈吕氏春秋〉生律与史学研究——由〈应当基于对原典的理解〉一文所引发》,《交响》2011年第2期。
    (14)薛冬梅《十二律旋宫走向历法、律法解——释左旋、右旋及损益相生问题》,《中国音乐》2017年第1期。
    (15)同(4),第272页。
    (16)同注(4),第266—271页。
    (18)同(4),第78页。
    (19)赵宋光《“一百八十调”系统观念的结构逻辑》,《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