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文学研究的几个学术热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Issues of Internet Literature as a Research Topic
  • 作者:欧阳友权 ; 贺予飞
  • 英文作者:Ouyang Youquan;He Yufei;th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hui University;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 关键词:网络文学 ; 理论研究 ; 学术热点 ; 反思
  • 英文关键词:internet literature;;theoretical research;;academic hot spot;;reflections
  • 中文刊名:WYLL
  • 英文刊名: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 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文艺理论研究
  • 年:2019
  • 期:v.39;No.224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193]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YLL201903020
  • 页数:10
  • CN:03
  • ISSN:31-1152/I
  • 分类号:181-190
摘要
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日渐升温,学界集中探讨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网络文学社会效益与法制监管、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网络文学产业问题、网络文学的文类与作品评论、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的数据资源建设与学术路向选择等,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学术热点;并且,网络文学的动势和局限研究,也成为助推和回应该领域学术热点的一部分。
        Theoretical criticism centering around Internet literature has recently witnessed its growing boom. Issues being popularly addressed include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ternet literature, social benefits it brings, legal regulations, but also its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ization, categories, reviews, overseas spread, corpus construction, and tendency in research direc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literature as an academic hot spot and to reflect on it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its dynamics and limitations.
引文
新华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9/15/c_134624230.htm〉。
    [Xinhua Net.“Guiding Opinions on Promoting State-owned Cultural Enterprises to Put Social Benefits First in Realizing the Uni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15September 2015.〈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9/15/c_134624230.htm〉].
    ① 张仁竞:“2000年以来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取向及热点变迁”,《当代文坛》5(2017):34—40。
    ② 鲍远福:“中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与研究范式”,《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015):30—38。
    ③ 参见马季:“网络文学纵深发展谋新局”,《光明日报》2016年1月4日第13版;邵燕君、肖映萱、吉云飞:“媒介融合,世代更迭——中国网络文学2016—2017年度综述”,《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11(2017):119—30;欧阳友权、贺予飞:“网络文学批评的新拓进——2016年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检视”,《江海学刊》2(2017):202—207;欧阳友权、邓祯:“多元竞合下的变局与走向——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巡礼”,《河北学刊》2(2017):96—101。
    ④ 陈定家:“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中州学刊》3(2017):149—55。
    ⑤ 夏烈:“媒介裂变下的文艺批评生态和批评者重构”,《文艺评论》6(2017):10—17。
    ⑥ 潘桂林:“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中州学刊》3(2017):156—61。
    ⑦ 参见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求是学刊》5(2016):108—112;禹建湘:“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求是学刊》5(2016):112—17;欧阳婷:“网络文学批评的学术梳理”,《求是学刊》5(2016)117—22;罗先海:“‘编年体’网络文学史研究的意义与维度”,《中国文学研究》2(2017):105—109。
    ⑧ 黄鸣奋:“从电子文学、网络文学到数码诗学:理论创新的呼唤”,《文艺理论研究》1(2014):99—105。
    ⑨ 周志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维度及构建路径”,《中国文艺评论》1(2017):57—64。
    ⑩ 单小曦:“网络文学评价标准问题反思及新探”,《文学评论》2(2017):24—30。
    (11) 党圣元:“网络文学研究的当下困境与理论突围”,《江西社会科学》6(2017):96—101。
    (1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中州学刊》12(2016):161—65。
    (13) 参见201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的通知〈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38296.shtml〉。
    (14) 陈定家:“探寻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之路——兼论网络文艺价值导向的几个问题”,《创作与评论》12(2017):4—15。
    (15) 周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文学”,《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2016):89—92、104。
    (16) 参见杨勇:“文学驱动力——浅谈中国网络文学生态的社会效益”,《出版广角》18(2017):24—26;朱京玮:“持社会效益为先,引导中国网络文学良性发展”,《出版广角》18(2017):6;章华荣、陈诗懿:“网络文学出版的社会效益及危机防范”,《出版广角》18(2017):11—13;朱静雯、刘韬、方爱华:“存在与缺失:论网络文学社会效益的提升”,《出版广角》18(2017):14—17。
    (17) 参见欧阳友权、刘谭明:“文学网站须把社会效益评价挺在前面”,《红旗文稿》11(2016):25—27;欧阳友权、吴钊:“我国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研究”,《人文杂志》2(2017):61—68;刘新少:“文学网站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分析”,《出版广角》18(2017):7—10。
    (18) 参见王志刚:“媒体充裕视角下网络文学抄袭治理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017):140—49;王冠:“关于网络文学内容监管的几点建议”,《出版参考》6(2017):38—39;徐志武:“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盗版动机及治理策略研究”,《湘潭大学学报》3(2017):148—51。
    (19) 参见刘鑫:“我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及思考”,《中国出版》8(2016):14—16;何玉玲:“浅谈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措施”,《出版广角》6(2016):38—40;高彤:“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法制博览》17(2017):243。
    (20) 新华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9/15/c_134624230.htm〉。
    (21) 参见夏烈:“是时候提出网络文学的‘中华性’了”,《光明日报》2017年9月21日第2版;夏烈:“为什么要提网络文学创作的‘中华性’”,《群言》10(2017):19—21。
    (22) 单小曦:“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文学评论》5(2014):144—53。
    (23) 曾繁亭:“网络‘虚拟美学’论纲”,《文艺理论研究》1(2014):106—117。
    (24) 邵燕君:“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8(2016):16—31。
    (25) 马季:“网络时代的故事回归与文学想象”,《小说评论》1(2017):120—25。
    (26) 黄鸣奋:“宁馨儿:我国文学传统与网络文学的定位”,《扬子江评论》5(2014):61—68。
    (27) 周志雄:“通俗文学版图中的网络小说”,《文艺争鸣》11(2016):74—81;李春青:“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与‘人民’之关系”,《河南社会科学》3(2016):1—5;刘照丁:“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知相融”,《中国艺术报》2016年10月19日第3版;程丹阳:“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新形态”,《江西社会科学》6(2017):102—108;覃皓珺、陈帅:“追索与迷失:中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刍议”,《创作与评论》2(2017):30—39。
    (28) 参见龚举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史的建构功能”,《当代作家评论》9(2014):144—53;龚举善、张鸿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文化生态价值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2016):177—81;张鸿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非理性创作的症候分析”,《名作欣赏》15(2017):104—106;欧阳文风、石曼婷:“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意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2017):42—46。
    (29) 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基点及其语境选择”,《河北学刊》4(2015):96—99。
    (30) 刘新少:“网络文学产业驱动与艺术审美的矛盾”,《社会科学战线》12(2014):123—29。
    (31) 周志雄:“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问题”,《中州学刊》5(2014):157—62。
    (32) 向勇白晓晴:“场域共振:网络文学IP价值的跨界开发策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8(2016):110—14。
    (33) 吉喆:“狂飙: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学IP影像化的内驱力探析”,《文艺争鸣》10(2017):186—90。
    (34) 参见马季:“IP的实质:网络文学知识产权漫议”,《文艺争鸣》11(2016):66—73;杨有楠:“从文学到生意——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网络文学的本体考察”,《文艺评论》5(2016):53—58;汤俏:“网络文学发展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网络文学与商业‘联姻’之忧”,《当代文坛》5(2016):25—28;闫伟华:“网络文学IP热的成因、本质及影响——一种‘注意力经济’的解释视角”,《中国出版》12(2016):37—41;桫椤:“从‘小说家’到‘小说+’——热门IP线下出版的现状思考”,《中国图书评论》12(2016):85—90;吴长青:“网络文学IP复合运营模式探析”,《出版参考》7(2017):10—13;鲍娴:“泛娱乐生态体系中的网络文学版权运营”,《中国出版》,17(2017):37—40;秦枫、周荣庭:“网络文学IP运营与影视产业发展”,《科技与出版》3(2017):90—94;李华成:“网络文学IP改编的‘乱’与‘治’”,《科技与出版》3(2017):85—89;张敏:“泛娱乐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发展”,《广西社会科学》5(2017):171—75。
    (35) 参见基芳婷、吕娟:“网络文学版权价值评估研究”,《中国资产评估》9(2017):25—29;邹苹:“网络小说版权的价值评估探究”,《传播力研究》5(2017):181—82;张金婵、孙丽:“大数据如何助推网络文学IP发展”,《科技传播》13(2017):63—64。
    (36) 参见张颐武:“网络文学与影视——一个新的文化构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0(2015):5—9;史建国:“网络小说影视改编调查研究”,《当代文坛》10(2015):91—95;毛德胜:“网络文学改编剧的受众审美分析”,《当代电视》8(2016):8—9;张燕、王赟姝:“‘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文学IP电影改编的创作思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2017):86—90;石少涛:“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美学范式”,《电影文学》13(2017):96—98。
    (37) 参见李文浩、姜太军:“产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改编剧的契机与挑战——以《失恋33天》和《等风来》为例”,《江西社会科学》5(2014):96—101;杨向荣:“从网文到雷剧:《太子妃升职记》的影视改编及其反思”,《传媒观察》3(2017):33—35;刘锦宏,赵雨婷:“泛娱乐生态中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生产和运营模式解析——以阅文集团旗下猫腻作品《择天记》为例”,《出版科学》1(2017):28—33。
    (38) 陈晓明、彭超:“想象的变异与解放——奇幻、玄幻与魔幻之辨”,《探索与争鸣》3(2017):29—36。
    (39) 许苗苗:“从‘穿越’到‘穿越指南’:网络文学如何实现内在规范”,《探索与争鸣》3(2016):74—77。
    (40) 刘小源:“二次元文化与网络文学”,《东岳论丛》9(2017):104—116。
    (41) 邵燕君:“再见‘美丰仪’与‘腐女文化’的逆袭——一场静悄悄发生的性别革命”,《南方文坛》3(2016):55—58。
    (42) 姜悦:“‘玛丽苏’‘中产梦’与‘穿越热’——对‘女性向’网络小说的一种考察”,《文艺争鸣》10(2017):16—22。
    (43) 练暑生:“‘耽美’文学与《北京故事》的文化逻辑——网络身份政治的可能性及其不可能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2017):99—106。
    (44) 参见周志雄、吴长青:《中国网络文艺作品评论选·网络文学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邵燕君、肖映萱:《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女频卷)》(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年);邵燕君、吉云飞:《2016中国网络文学(男频卷)》(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年);马季:“网络时代的故事回归与文学想象”,《小说评论》1(2017):120—25;欧阳友权,贺予飞:“2016年网络小说创作综述”,《小说评论》2(2017):80—85;陈定家:“披沙拣金说‘网文’——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述评”,《文艺报》2017年10月18日第3版。晏杰雄:“类型化与主流化的复调共鸣——2016年的网络文学创作”,《文艺报》2017年3月20日第3版;向娟:“依流行进中的主流化和传统化——2016年湖南网络文学创作综述”,《创作与评论》6(2017):51—56。
    (45) 参见马季:“《芈月传》:网络文本与传统文本的同构”,《南方文坛》5(2016):141—42;欧阳友权:“网络小说的叙事维度与艺术可能——评缪娟的《翻译官》”,《小说评论》5(2016):50—53;庄庸:“从少女之‘心’到女‘王’天下——蒋胜男《芈月传》‘小儿女大历史’的书写冒险”,《名作欣赏》8(2016):61—65;王小英、祝东:“穿越小说的情节理路:双重世界身份与自我——以《梦回大清》为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017):174—81;刘卓:“猫腻古风玄幻武侠作品的空间演进历程与哲学思考”,《小说评论》5(2017):158—63;周伟:“辛夷坞网络小说研究综述”,《当代文坛》8(2017):121—25;王玉玊:“以游戏经验重审现实:游戏化的网络文学——以颜凉雨《鬼服兵团》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9(2017):107—116;詹玲:植根传统,融雅于俗——燕垒生幻想小说创作论,《小说评论》11(2017):99—105;陈浩文:“现实主义的皮相与网络文学的歧路——以《蜗居》为例”,《南方文坛》11(2017):99—105。
    (46) 吉云飞:“‘征服北美,走向世界’:老外为什么爱看中国网络小说?”,《文艺理论与批评》6(2016):112—20。
    (47) 吉云飞、李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启示”,《红旗文稿》10(2017):11—12。
    (48) 杨俊蕾:“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转向与文化输出”,《人民论坛》24(2017):124—25。
    (49) 参见董子铭、刘肖:“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新途径——我国网络文学海外输出现状与思考”,《编辑之友》8(2017):17—20;刘肖、董子铭:“‘一带一路’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研究”,《出版发行研究》5(2017):78—81。
    (50) 马季:“网络文学要有文化坚守”,《出版参考》7(2017):1。
    (51) 郭竞:“也谈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以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例”,《出版广角》3(2017):85—87;吴长青:“中国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及海外传播”,《世界华文文学论坛》6(2017):70—74;何明星:“网络文学怎样走向世界?”,《出版参考》7(2017):16—17;庹继光:“我国‘文化走出去’中网络文学担当与路径探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2017):86—91;高纯娟:“我国网络文学海外译介与输出研究”,《出版广角》18(2017):56—58;尤达:“‘网文出海’的长久之道”,《编辑之友》12(2017):14—18、22。
    (52) 南帆:“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东南学术》6(2014):4—13、273。
    (53) 许苗苗:“网络文学:驱动力量及其博弈制衡”,《厦门大学学报》2(2015):22—28。
    (54) 单小曦:“革命与危机——中国当代文学变革中的网络文学”,《探索与争鸣》11(2014):90—94。
    (55) 白烨:“今日文坛‘三分天下’”,《紫光阁》8(2009):63。
    (56) 信息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2018年2月9日查询〈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
    (57) 信息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2018年2月9日查询〈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
    (58) 信息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2018年2月9日查询〈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