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期上海电影中的咖啡文化与Party社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ffee Culture and Social Party in Early Shanghai Films
  • 作者:邢军
  • 英文作者:Xing Jun;
  • 关键词:早期电影 ; 上海 ; 咖啡文化 ; Party ; 都市摩登
  • 中文刊名:DDDY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inema
  • 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05
  • 出版单位:当代电影
  • 年:2018
  • 期:No.266
  •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760105)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DDDY201805018
  • 页数:5
  • CN:05
  • ISSN:11-1447/G2
  • 分类号:101-105
摘要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与生活习俗也随着政治与经济的侵入而进入到上海。上海华洋相杂的社会格局,东西兼容的文化特征逐步形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生活中所形成的都市西洋"景观",成为这一时期电影营造视觉摩登体验的重要素材来源。喝咖啡、开西式Party等成为不少电影中的常见场景。而今日的观众则可通过这些电影中的"西洋景"真切体会到特定时期的上海文化风貌。
        
引文
(1)何春耕《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叙事传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31页。
    (2)《一串珍珠》(1925),改编自法国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良心的复活》(1926),改编自俄国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少奶奶的扇子》(1928,1939),改编自英国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飞行鞋》(1928),取材于德国民间故事;《福尔摩斯探案》(1931),改编自英国柯南·道尔的同名小说;《恋爱与义务》(1931),改编自波兰女作家华罗琛同名小说。上海电影人在对国外作品的借用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体裁与题材,可谓不拘一格。
    (3)陆洁《摄制〈透明的上海〉之经过》,《透明的上海》特刊,1926年2月10日大中华百合公司出版。
    (4)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5)李少兵《衣食住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6)杨斌华《上海味道》,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7)程乃珊《上海Party的过去和现在》,《社会科学报》2003年12月4日第8版。
    (8)同(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