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教师“轻教学”的现象能改变吗?——基于“慕课”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an the Phenomenon of “Neglect of teaching” of University Faculty Change?——Based on Application of Moocs
  • 作者:刘瑶 ; 周海玲
  • 英文作者:LIU Yao;ZHOU Hailing;
  • 关键词:重科研轻教学 ; 专业成长性 ; 慕课
  • 中文刊名:BY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 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7
  • 出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27
  • 语种:中文;
  • 页:BYXB201907025
  • 页数:4
  • CN:07
  • ISSN:11-3136/TS
  • 分类号:84-87
摘要
"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不利于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更在于大学教师两大专业的专业成长性极度不平衡。因此,以"慕课"为抓手的教学改革有望改变高校教学和学习方式,形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专业发展的成长机制,促使大学教师两大专业的均衡发展,使"教学学术"从理念走向实践,落实教学专业,扭转科研和教学的矛盾关系,提高大学教师教学的水平,把教师从科研活动重新拉回到课堂教学中。
        
引文
[1] 博耶,E.L.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刘恩允,韩延明.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56-59.
    [3] 于清清.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浅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03-105.
    [4] 胡春光.大学学科分化中知识与权力间的生产与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28-33.
    [5] 马廷奇.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8(5):20-25.
    [6] 吴立保,刘捷.教学学术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1):81-86.
    [7] 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2):93-98.
    [8] 顾明远.要重视教师专业化建设:在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报告(摘要).参见:连秀云,主编.新世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9] 徐来群.美国慕课:一种新型营利性高等教育及其影响[J].高教探索,2017(9):62-66.
    [10] 陈伟.分化与整合:学术“场域”的进化逻辑[J].学术研究,2010(7):82-88.
    [11] 宋燕.论大学教学的学术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4(8):50-55.
    [12] 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专业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8(1):15-19.
    [13] 王保星.大学教师:一项学术性职业[J].大学教育科学,2007(4):67-71.
    [14] 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市场化视角[J].江苏高教,2006(6):45-47.
    [15] 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5):71-75,83.
    [16] 毛荟,何云峰,王宁.慕课浪潮下高校教师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2):18-20.
    [17] 杜积西,严小芳.慕课:重新定义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