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小学教师的偏差性师德认知及其重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viation Cogn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作者:蔡辰梅
  • 英文作者:CAI Chenmei;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 师德 ; 师德认知
  • 中文刊名:ZJY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 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中国教育学刊
  • 年:2019
  • 期:No.31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会转型进程中教师道德的关系性断裂及其重建”(项目编号:BEA170109)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JYX201906019
  • 页数:6
  • CN:06
  • ISSN:11-2606/G4
  • 分类号:91-96
摘要
教师的师德认知是其道德行为的观念前提,也是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生活中,中小学教师却形成了偏差性的师德认知,表现为:外部对立性认知、极端悲情性认知和负向概率性认知。师德认知偏差造成教师主体性道德需求的抑制以及对崇高性道德追求的拒斥,并形成投机性的道德行为策略。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师德建设中"信任教师"的假设缺失及其路径单向性,师德宣传中"非此即彼"的价值对立及其形象单一性,以及师德评价的虚无化与极端倾向性。基于此,重建教师师德认知就需要强化专业道德概念、反思师德舆论宣传并健全师德管理评价。
        
引文
[1]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6):28-32.
    [2]康德.论优美感与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
    [3]泰勒查尔斯.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
    [4]黄藿.教师专业伦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178.
    [5]格桑马修.师德教育培训手册[M].刘玉琼,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86.
    [6]吕德雄.陶行知师德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6.
    [7]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傅维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穆雷尔彼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手册:师德的定义、养成与评估[M].麦丽斯,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10]佩龙维托.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M].张京,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4.
    [11]费奥斯坦.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