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黎族龙被图案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春燕
  • 关键词:龙被 ; 图案纹样 ; 色彩搭配 ; 黎文化
  • 中文刊名:CMLT
  • 英文刊名:Media Forum
  • 机构:海口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传媒论坛
  • 年:2019
  • 期:v.2;No.35
  • 基金:2017年度海口经济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jyj-201745);; 2017年海口经济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kjy201748)
  • 语种:中文;
  • 页:CMLT201911116
  • 页数:2
  • CN:11
  • ISSN:36-1348/G2
  • 分类号:177+179
摘要
黎族龙被的制造巧夺天工,图案纹样精美绝伦,它集纺、染、织、绣四大技艺于一身,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龙被的图案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在内容上,由最初的黎族信仰逐渐转为统治阶级喜好;在形式上,由简入繁、从抽象到具象,深受汉文化及宗教影响;在色彩搭配上,更将大自然的色彩发挥到极致,产生一种被大地保护的安全感,象征着生命、力量和丰收。龙被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黎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背景,是黎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伟大艺术实践,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引文
[1]鞠裴.机杼精工,大美无言——黎族织绣图案的文化形态及其审美取向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4.
    [2]蔡於良.龙被艺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0.
    [3]王伟.黎锦——绣面龙被研究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4.
    [4]高颖.海南润方言黎族服饰“龙”纹解析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