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素规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潘丹萍 ; 陆相朋 ; 梁瑞星 ; 牛冬鹤 ; 高国财 ; 卢婷婷 ; 郑启仲 ; 郑宏
  •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 ; 证素 ; 因子分析 ; 病机
  • 中文刊名:ZYYJ
  • 英文刊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18-03-10
  • 出版单位:中医研究
  • 年:2018
  • 期:v.31
  • 基金: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项目(MPYJS2017-18);;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162102310099);;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380);;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3ZY03012);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4ZY02036)
  • 语种:中文;
  • 页:ZYYJ201803028
  • 页数:4
  • CN:03
  • ISSN:41-1124/R
  • 分类号:72-75
摘要
目的:观察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辨证。方法:以证素辨证学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素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260例儿童抽动障碍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其中病位证素主要表现为肝、脾胃、肺(表)、肾、心神,病性证素主要为火(热)、阳亢、外风、痰、湿、气虚、阳虚、阴虚等,证素组合以脾虚、肝亢、痰热为主,其次是风邪犯肺。结论:抽动障碍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病性证素多见风、痰、火(热),治宜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引文
[1]李金惠.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6):589-595.
    [2]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2-32.
    [3]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4-35.
    [4]北京中医学院.中医药主题词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00.
    [5]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4-40.
    [6]魏艺,曹雪滨,胡元会,等.基于因子分析对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474-3477.
    [7]李毅,樊新荣,刘力,等.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0):1191-1195.
    [8]春柳,王至婉,马锦地,等.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痰饮悬饮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J].中医研究,2017,30(5):63-66.
    [9]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
    [10]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2002:9-138.
    [11]何军锋,朱文锋,黄碧群,等.证素辨证体系与计量诊断算法实践[J].中医研究,2008,21(1):1-3.
    [12]文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证候及脉象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13-16.
    [13]袁君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初步探讨[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7.
    [14]梁昊,周小青.浅谈证素辨证学尚待完善之处[J].环球中医药,2012,5(12):923-924.
    [15]史周华,何雁.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65.
    [16]夏桂选,徐荣谦.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思路的形成及其治未病思想[J].中医儿科杂志,2011,7(1):1-2.
    [17]闫娟,史正刚.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症研究近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1):73-76.
    [18]郑宏,郑攀.郑启仲儿科经验撷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21-135.
    [19]李峥,刘光颖,杨关林.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225-122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