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启蒙·伦理·性别:20世纪“革命文学”身份认同的三个维度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nlightenment,Ethics and Gender: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 作者:喻颖
  • 英文作者:Yu Ying;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革命文学 ; 启蒙
  • 中文刊名:LLYK
  • 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0
  • 出版单位:理论月刊
  • 年:2019
  • 期:No.451
  •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中国艺术社会史”(CCNU18TD013)
  • 语种:中文;
  • 页:LLYK201907009
  • 页数:7
  • CN:07
  • ISSN:42-1286/C
  • 分类号:63-69
摘要
身份认同是民族国家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努力地寻求各种方式获得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意识形态化成为这一时期身份认同的突出特点;从20世纪"革命文学"中可以发现其身份认同的焦虑性,表现在启蒙者主体身份错位与冲突、伦理身份和革命身份的离合以及性别身份的退隐三个维度;如何处理好意识形态的同一性和身份认同的差异性的关系,对于确认当代中国"文学身份"和"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引文
[1][德]康德.什么是启蒙[M]//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法]福柯.什么是启蒙[M]//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3]傅新毅.启蒙的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的启蒙[J].社会科学辑刊,1999(4).
    [4][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四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茅盾.茅盾文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9]][美]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M].达勒姆:杜克大学出版社,2000.
    [10]顾广梅.革命文学中女性身体的生成故事[J].山东社会科学,2009(4).
    [11]冯铿,罗淑.红的日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2]蒋光慈.蒋光慈作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13]陶东风,罗靖.身体叙事:前先锋、先锋、后先锋[J].文艺研究,2005(10).
    [14][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7][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