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撕裂的乡村——日本殖民统治对中国东北农村阶层结构的冲击与异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agmented Rural Society——The impact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on the Rural Strata Structure in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Heterization
  • 作者:王大任
  • 英文作者:Wang Daren;
  • 关键词:近代 ; 中国东北 ; 殖民统治 ; 阶层结构
  • 英文关键词:Modern;;Northeast China;;Colonial Rule;;Strata Structure
  • 中文刊名:ZJSY
  • 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7-15
  • 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史研究
  • 年:2018
  • 期:No.138
  •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从引进、改良到自主创新: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经验总结与现实启示”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JSY201804016
  • 页数:20
  • CN:04
  • ISSN:11-1082/F
  • 分类号:135-154
摘要
对农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和控制,始终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村进行殖民统治的主题。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不断渗入东北乡村的过程中,东北农村中固有的阶层结构被摧毁,维护乡村稳定的传统社会规范被打破。部分乡村成员利用殖民权力渗入东北农村基层社会受阻的机遇,在农村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新兴的支配阶层。该阶层无论对殖民者还是对乡村中的普通民众都表现出极端噬利的一面,且因涉及民族矛盾而对立于乡村中所有其他阶层。维持社会稳定的规范丧失殆尽,社会阶层严重撕裂,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农村因此陷入混乱之中。
        To infiltrate and eventually control the authorities of the rural society was the key subject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the rura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Following the continuous infiltration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ower,the indigenous rural strata structure were destroyed,a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andard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rural society were spoiled as well. While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colonial power into the basic level society of Northeast China was thwarted,part of the rural members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emerge as a newly risen dominating stratum with real power in hand. No matter having dealings with the colonialists or with the common members of the rural society,the stratum was extremely self-seeking,and it conflicted with all other stratum in the rural society due to national contradiction. The situation eventually caused chaos in the rura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the social standard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social stratum were both spoiled badly.
引文
(1)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成果有[日]浅田乔二、小林英夫合著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编译,内部资料,1993年印刷)、坂本進一郎『興農“満洲”:興農合作社と糧棧の対決』(御茶の水書房2009年)、李淑娟著《日本殖民统治与东北农民生活(1931-1945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于春英、王凤杰合著《伪满时期东北农业雇工研究》(《中国农史》2008年第3期)等专题研究,解学诗著《伪满洲国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日]满史会编著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东北沦陷四十年史辽宁编写组翻译编译,内部资料,1988年印刷)等著作中亦有大段章节涉及此问题。
    (2)相关时段的大多数日系调查本就有意识地回避其殖民统治的负面影响,且因“满铁调查部事件”后日本军方加强意识形态管制的影响,1942年以后的日系调查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打折扣。中共在东北光复后所领导的一系列乡村调查以及建国后各地《文史资料》中的口述史整理资料,又有待研究者甄别其中宣传性的内容。
    (3)本研究在资料处理上,主要将日系调查、中共1946-1947年间的一批价值较高的农村调查资料以及笔者实际掌握的口述史资料,包括笔者本人于2005-2012年间对东北南部地区进行的口述史调查笔记,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者艾仁民(Christopher Isett)于1994年在东北长春、呼兰等地进行的口述史调查的录音整理记录,在诸多数据和细节记述上加以多元互证,力求做出一个较为接近实际的阐释。
    (1)Ramon H.Myers:“Socioeconomic in Villages of Manchuria during the Ch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Modern Asian Studies,Vol.10,No.4(1976),p.166.另外,乌廷玉《东北土地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于春英和衣保中《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205页)、王大任《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等研究成果,也分别运用各自的数据和视角论证了近代东北地区土地占有的不均。
    (2)天野元之助「滿洲に於ける小作樣式と其の性質」『滿鐵調查月報』昭和7年(1932)第12卷11号,80-81、73-78、68頁。
    (3)エ·エ·ヤシノフ『満鉄調査資料第110編北満洲支那農民経済』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哈爾浜事務所,昭和4年,417-418頁。
    (4)エ·エ·ヤシノフ『満鉄調査資料第110編北満洲支那農民経済』,376-377頁。
    (5)エ·エ·ヤシノフ『満鉄調査資料第110編北満洲支那農民経済』,279頁。
    (6)南満洲鉄道調査課『満洲の農業』昭和6年,191頁。
    (7)詹自佑:《东北的资源》,天津:东方书店民国三十五年(1946)版,第75页。
    (8)以大豆的情况来看,1927到1932年间只有17.36%的大豆被地方消费,包括农家自用和地方油坊榨油。満鉄経済調査会『満洲大豆·厵食糧トシテ·厵調査』昭和15年,4-7頁。
    (9)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印:《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流通篇上)》,民国三十七年印刷,第111-119页。
    (1)武村次朗『満洲第一線』第一書店,昭和16年,151頁。
    (2)実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産調資料45-4農村実態調査報告書販売並に購入事情篇』康德4年(1937),45-47頁。
    (3)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580页。
    (4)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庶務部調査課『満鉄調査資料第30編満鉄沿線に於ける豪農及糧桟:附·毛皮取扱店名及其取扱数量』大正13年,88-91頁。
    (5)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编印:《东北农产物流通过程》,民国三十七年印刷,第54页。
    (6)斎藤征生『満鉄調査資料第151編“満洲”に於ける糧桟:華商穀物問屋の研究』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昭和6年,58-59頁。
    (7)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1935年)』改造社,1935年,274頁。
    (8)実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産調資料45-4農村実態調査報告書販売並に購入事情篇』康德4年,73-75頁。所谓“挂买”,就是农户在粮栈中预先支取一些农产品,待一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这期间有时要收取一定的利息。
    (9)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改造社,昭和16年,264-265頁。
    (10)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67-268頁。
    (11)佐藤武夫「スレツシヤーと北満農業」滿鐵經濟調查會编『滿鐵調查月報』昭和16年第21卷1号,110-112頁。
    (12)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庶務部調査課『満鉄調査資料第87編満洲特産界に於ける官商の活躍』昭和3年,1-6頁。
    (13)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庶務部調査課『満鉄調査資料第87編満洲特産界に於ける官商の活躍』,85-86頁。
    (1)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1934年)』改造社,1934年,84頁。
    (2)滿洲國國務院產業部大臣官房資料科『“產業部”資料40/1小作関係並に慣行編:“康德”元、二、三年度農村實態調査報告書』康德5年,50頁。
    (3)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44頁。
    (4)东北中部地区有32.34%的农户实际交租额未满3石,此数字是契约地租规定的近2倍,而按照契约规定该地区应有49.3%的农户应该交纳高于6石的地租,实际却只有37.3%的农户真正交纳了。滿洲國國務院產業部大臣官房資料科『產業部資料40/1小作関係並に慣行編:康德元、二、三年度農村實態調査報告書』康德5年,259、303-304頁。
    (5)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1935年)』,328-329頁。
    (6)采访人:王大任。采访对象:赵长新(男),辽宁省海城县石龄村人,土改时任土改队长。采访时间:2006年8月5日,采访地点:辽宁省海城市。王大任笔录保存。
    (7)王大任:《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8)滿洲國實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産調資料45/5雇傭關係並に慣行篇:康德元年度農村實態調査報告書』,13、96頁。
    (9)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481页。
    (10)滿洲國實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産調資料45/15農家の負債並に貸借關係篇(南滿の部):康德三年度農村實態調査報告書』,191頁。
    (1)王大任:《变幻的规范:近代东北地区大家庭的分裂与乡村互惠道义准则的生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
    (2)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1935年)』,339-340頁。
    (3)天野元之助「滿洲农村の借贷制度」『滿鐵調查月報』第13卷1号,43頁。
    (4)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36頁。
    (5)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495页。
    (6)武村次朗『満洲第一線』,83頁。
    (7)斎藤征生『経調資料第112編事変後に於ける糧桟の変革』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経済調査会,昭和11年,32-41頁。
    (1)浅田乔二、小林英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中译本),第339页。
    (2)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98页。
    (3)松本幸一「特約収買人廃止後に来たるべきもの」『満州評論』第27卷第9号,昭和19年9月2日,11-12頁。
    (4)満洲中央銀行調査課『調査彙報(第1 1)』康德4年,208-209頁。
    (5)松本幸一「特約収買人廃止後に来たるべきもの」『満州評論』第27卷第9号,昭和19年9月2日,16頁。
    (6)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新京支社調査室『“満鉄”調査研究資料第68編大豆流通機構の変遷』昭和18年,20-29頁。
    (7)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513页。
    (8)风间秀人「日本帝国主義下の「満州」土着流通資本と農村市場」『歴史学研究』第526号,1984年3月。
    (9)浅田乔二、小林英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中译本),第381页。
    (1)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88頁
    (2)南満州鉄道調査部『昭和十六年度綜合調査報告書満洲部分資料篇』昭和17年,48頁。
    (3)小森健治『北満の営農』北海道農会,昭和13年,2-28頁。
    (4)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629页。
    (5)山本義三「舊滿洲に於ける郷村統治の形態」『滿鐵調查月報』第21卷11号,26-36頁。
    (6)滿洲國實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産調資料45/9農家社會生活篇:康德元年度農村實態調査報告書』,153頁。
    (7)浅田乔二、小林英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中译本),第196-197页。
    (8)满洲司法协会编印:《满文新制定满洲帝国六法》,康德7年印刷,第39页。
    (9)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伪满傀儡政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34-541页。
    (1)解学诗:《伪满洲国史新编》,第722-723页。
    (2)坂本進一郎『興農満洲:興農合作社と糧棧の対決』(御茶の水書房,2009年)一书中,引用了很多日本兴农合作社与粮栈在争夺农产品流通领域所做斗争的史料,对该领域进行了细致严谨的研究。当然,该书中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对乡村社会内部的情况并未过多关照。
    (3)高橋正則『決戦満洲国の全貌』山海堂出版部,昭和18年,273頁。
    (4)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印:《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流通篇上)》,第8页。
    (5)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印:《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生产篇)》,第17-18页。
    (6)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民国三十五年印刷,第61页。
    (7)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夏殿有,伪满时长春附近刘家屯佃户。采访时间:1994年3月9日,王大任保存录音笔录。
    (8)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王中唐,调查时71岁(属鼠),伪满时在呼兰县孟家屯务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3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整理笔录。
    (1)日満農政研究會新京事務局『満洲農業要攬』康德7年,962頁。
    (2)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135-136页。
    (3)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115页。
    (4)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印:《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1931-1945年)》,1949年印刷,(12)-3。
    (5)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北滿經濟調査所『滿人農家經濟調査報告の1:遼陽縣千山村下汪家峪屯』昭和16年,21頁。
    (6)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北滿經濟調査所『“滿人”農家經濟調査報告の3:呼蘭縣孟家村劉泉井區』昭和16年,20頁。
    (7)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印:《北满农业》,民国十七年印刷,第226-227页。
    (8)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北滿經濟調査所『滿人農家經濟調査報告の2:肇州縣朝陽村大地窩堡』昭和16年,20頁。
    (9)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458页。
    (10)A.Zugln:《日本侵佔东北九年的成果》,《时与潮增刊》1940年增9,第19页。
    (11)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712-714页。
    (12)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8页。
    (1)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79頁。
    (2)孙邦:《伪满史料丛书:经济掠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3)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218页。
    (4)浅田乔二、小林英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中译本),第196-197页。
    (5)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218页。
    (6)不少对东北沦陷时期土地关系的研究,都喜欢引用李尔重、富振声在《东北地主富农研究》(哈尔滨:东北书店1947年版)中的调查资料,如乌廷玉的《东北土地关系史研究》一书。不过此书中不少内容系根据“满拓”地上的调查而得,在地域上具有特殊性,在引用时候需要对其地域适用性进行思考。
    (7)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15-16页。
    (8)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昭和十三年版)』改造社,1939年,281-282頁。
    (1)鐵道總局調查資料課「農產物交易場整備廢合問題概況」滿鐵經濟調查會编『滿鐵調查月報』第21卷11号,194頁。
    (2)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夏殿有(男),伪满时长春附近刘家屯佃户。采访时间:1994年3月9日,采访地点:长春刘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3)興農合作社中央會調査課『康德八年農村戸別概況調査報告書(土地所有関係、經營地及宅地関係篇)』康德10年,第Ⅱ-Ⅲ页。
    (4)东北局宣传部:《东北农村调查》,第13-15页。
    (5)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伪满傀儡政权》,第537-538页。
    (6)小野武夫『民族農政学』朝倉書店,昭和18年,291頁。
    (7)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庆仁(男),伪满时呼兰县孟家屯自耕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2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8)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刘世检(男),伪满时长春附近刘家屯佃户。采访时间:1994年3月15日,采访地点:长春刘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1)菅原达郎:《协和会之全貌》,斋藤直基知编:《满洲国政指导综揽》,满洲产业调查会康德11年印刷,第581页。
    (2)浅田乔二、小林英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以十五年战争时期为中心》(中译本),第237页。
    (3)刘祖荫:《合作社与兴农会》,满洲经济社康德11年印刷,第78-81页。
    (4)东北局宣传部:《东北农村调查》,第15页。
    (5)刘祖荫:《合作社与兴农会》,第59页。
    (6)采访人:王大任。采访对象:赵长新(男),辽宁省海城县石龄村人,土改时任土改队长。采访时间:2012年6月9日,采访地点:辽宁省海城市。王大任笔录保存。
    (7)东北局宣传部:《东北农村调查》,第34页。
    (8)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12-14页。
    (1)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库(音译),调查时74岁(属鸡),伪满时在呼兰县孟家屯做佃户。采访时间:1994年4月13日。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2)东北军政大学总校编印:《奉天屯的调查》,1947年印刷,第2页。
    (3)李尔重、富振声等著:《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103页。
    (4)东北军政大学总校编印:《奉天屯的调查》,第2页。
    (5)武村次朗『満洲第一線』,83頁。
    (6)「粮谷管理法」『满洲国政府公报』康德7年九月三十日,第一千九百二十九号,1頁。
    (7)中山経済研究所『日満食糧一体方針と満洲農産の増強施策』昭和18年,21頁。
    (8)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44頁。
    (9)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孙景城,调查时76岁(属羊),伪满时在呼兰县孟家屯务农。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采访时间:1994年4月15日。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10)松本幸一「特約収買人廃止後に来たるべきもの」『満州評論』第27卷第9号,昭和19年9月2日,13-17頁。
    (11)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昭和十三年)」改造社,1939年,281-282頁。
    (12)前田隆治「滿洲國大豆專管制に就て」神戸商業大学商業研究所『海外旅行調査報告.第26回(昭和15年夏期)』,昭和16年,212頁。
    (13)鐵道總局調查資料課「農產物交易場整備廢合問題概況」『滿鐵調查月報』第21卷11号,194頁。
    (14)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175页。
    (1)稻垣征夫:《决战下满洲兴农政策大纲》,斋藤直基知編:《满洲国政指导综揽》,第315页。
    (2)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82页。
    (3)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庆仁,伪满时呼兰县孟家屯自耕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2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4)采访人:王大任。采访对象:张家财(男),采访时83岁,辽宁复县人,曾经在泰来县充当农业雇工。采访时间:2006年5月1日,采访地点:辽宁鞍山。王大任笔录保存。
    (5)东北局宣传部:《东北农村调查》,第218页。
    (6)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庆仁,伪满时呼兰县孟家屯自耕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2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7)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7页。
    (8)孙邦:《伪满史料丛书:经济掠夺》,第166页。
    (9)滿鐵經濟調查會『滿洲經濟年報(1935年)』,514頁。
    (10)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479页。
    (11)東洋経済新報社『日本経済年報』第52 1(昭和18年第1 1),190頁。
    (12)小野武夫『民族農政学』,298-299頁。
    (13)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中译本),第480页。
    (1)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15-16页。当然在一些地区(如满拓地)一些社会底层的地痞无赖,也由于卖身投靠了日本殖民者,而摇身一变成为乡村中“支配者”,不过没有证据表明这次民族矛盾下的阶层流动在当时的东北农村占据了很大的比率。
    (2)坂田修一:《协和会之实践运动:以康德十年度之方针为中心》,斋藤直基知编:《满洲国政指导综揽》,第605页。不少学者在讨论伪满时期农村社会关系时候,用“汉奸地主”简单概括,如李淑娟的《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的殖民地化》(《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实际上,如上文所述,此类乡村“新兴支配阶层”在日本殖民体制下的种种行径,远非一句“汉奸地主”就能概括的。
    (3)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7页。
    (4)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43頁。
    (5)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182页。
    (6)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192-198页。
    (7)石川哲夫「満洲に於ける民生安定問題の一齣」『満州評論』第19卷第12号,昭和15年9月21日,8-9頁。
    (1)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经济掠夺》,第552页。
    (2)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庆仁,伪满时呼兰县孟家屯自耕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2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3)楚珍、董化民、龙干扎布:《不堪回首忆当年:出荷逼死人》,《军政大学》1946年第3期。
    (4)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伪满傀儡政权》,第685页。
    (5)政协清原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清原文史资料》第1辑,1992年印刷,第47页。
    (6)采访人:王大任。采访对象:赵长新,辽宁省海城县石龄村人,土改时任土改队长。采访时间:2012年6月9日,采访地点:辽宁海城。王大任笔录保存。
    (7)満洲国実業部臨時産業調査局『農村実態調査報告書康徳元年度(土地関係並に慣行篇)』康德4年,7頁。満洲国産業部大臣官房資料科『産業部資料40の2土地関係並に慣行編(南満·中満ノ部)康徳二年度農村実態調査報告書』康德5年,16-17頁。
    (8)興農合作社中央會調査課『康德八年農村戸別概況調査報告書(土地所有関係、經營地及宅地関係篇)』康德10年,第Ⅱ-Ⅲ頁。
    (1)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北滿經濟調査所『滿人農家經濟調査報告の3:呼蘭縣孟家村劉泉井區』昭和16年,20-22頁。
    (2)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18页。
    (3)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北満農業機構動態調查報告第一編濱江省呼蘭縣孟家村孟家區』博文馆,昭和17年,57-58頁。
    (4)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孙景城,调查时76岁(属羊),伪满时在呼兰县孟家屯务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5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5)李尔重、富振声等:《东北地主富农研究》,第16页。
    (6)孙邦:《伪满史料丛书:经济掠夺》,第166页。
    (7)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35頁.
    (1)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北満農業機構動態調查報告第一編濱江省呼蘭縣孟家村孟家區』,28頁。
    (2)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65頁。
    (3)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調査部『満洲経済研究年報』,235頁。
    (4)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库(音译),调查时74岁(属鸡),伪满时在呼兰县孟家屯佃户。采访时间:1994年4月13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5)南満州鉄道調査部『昭和十六年度綜合調査報告·満洲部分資料篇』昭和17年,72-73頁。
    (6)东北军政大学总校:《奉天屯的调查》,第29页。
    (7)牧野克己:《一般农政》,斋藤直基知编:《满洲国政指导综揽》,第343页。
    (8)由于粮食出荷、强征劳工等掠夺政策,东北农民深受日本殖民者所害,对于侵略者怀有刻骨的仇恨。关于这些情况国内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门的研究,如李淑娟的《日本殖民统治与东北农民生活(1931-1945年)》、于春英、解学诗的《伪满洲国史新编》等。不过,不少依附于殖民权力而产生的“新兴支配阶层”是日伪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日本殖民者的仇恨也显而易见地被转移到他们头上。
    (1)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35页。
    (2)东北局宣传部编印:《东北农村调查》,第82页。
    (3)采访人:王大任。采访对象:赵长新,辽宁省海城县石龄村人,土改时任土改队长。采访时间:2012年6月9日,采访地点:辽宁海城。王大任笔录保存。
    (4)采访人:艾仁民。采访对象:张庆仁,伪满时呼兰县孟家屯自耕农。采访时间:1994年4月12日,采访地点:呼兰县孟家屯。王大任保存调查录音并做文字整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