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组织阐释与大学学术场域变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rganizational Interpret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Project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Academic Field
  • 作者:熊进
  • 英文作者:Xiong Jin;
  • 关键词:高等教育项目制 ; 组织阐释 ; 学术场域 ; 项目属性 ; 场域变迁
  • 中文刊名:GJTA
  •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机构: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05
  • 出版单位:高教探索
  • 年:2019
  • 期:No.192
  • 基金:201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省高等教育‘一流’建设推进机制及效应研究”(项目编号AD17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JTA201904005
  • 页数:7
  • CN:04
  • ISSN:44-1109/G4
  • 分类号:25-31
摘要
在高等教育项目制行动框架中,相关行动主体不仅有国家,还涵括高等学校以及高校教师甚至学生等制度末端的行动者,由此构建了高等教育项目制实践的"基层场域"。借助于高等学校这个"基层场域"中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科研奖励制度、职称评定细则等政策实践,项目制逐渐建立起其与学术资格、薪资定价、收入分配、学术评价等高等教育事务间的某种必然性关联,高等教育项目制内涵获得生动演绎。被高等学校组织阐释与建构后的高等教育项目制,改造与重构了大学学术场域:新型"学术卡里斯玛"的诞生意味着对人才的重新定义、场域资本被重组与场域运作规则被重构等。于此改造与重构中,高等教育项目制被镌刻成作为"二元对立"、"边界"、"等级"、"尺度"等概念的制度印象,无论是场域中的学人还是学术,也都建立起了各自的项目属性,有关大学学术衡量与评价的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在高等学校组织的诠释中从整体上实现了根本迁变。
        
引文
[1]熊进.科层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治理“双轨制”的形成研究[J].江苏高教,2016(6):15-20.
    [2]殷文杰.“项目治教”:大学治理中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J].高等教育研究,2016(9):31-37.
    [3]张军,王邦虎.从对立到互嵌:制度与行动者关系的新拓展[J].江淮论坛,2010(3):149-150.
    [4][5]威廉·克拉克.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M].徐震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8-19.
    [6]熊进.科层制嵌入项目制:大学学术治理的制度审思[J].现代大学教育,2016(3):15-22.
    [7]应星.学术断层与学界新贵的崛起[EB/OL].(2015-03-17)[2017-11-07].Http://www.aisixiang.com/data/85274.Html.
    [8]诺曼·邓津,伊冯娜·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第2卷)[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43-444.
    [9]Derrida,J.Of Grammatology[M].G.C.Spivak,Tran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10]Parahoo,K.Politics and Ethics in Nursing Research[J].Nursing Standard,1991,6(1):35-39.
    [11][12][13]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0,201,197.
    [14]袁汝婷,闫睿.高校“挖人大战”下的“职业跳槽教授”[EB/OL].(2017-03-31)[2018-01-20].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7-03/31/c_136172592.Htm.
    [15]孙琳.重构场域---出场学场域十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01.
    [16]广西大学校长:扶正人才“帽子”必须从薪酬制度着手[EB/OL].网易教育.(2018-05-07)[2018-05-09].Https//www.sogou.com/link?url=B7ss7T7Ay4nZF1qjWdh_uN0DRJdnKmRMssLC2cIneEq A5CBMX1oWVnnjLYuW-XFqtsCnpVGpPpA.
    [17][18][19]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37,135-136.
    [20]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