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思考——以越窑青瓷题材纪录片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毛逸源
  • 中文刊名:QNJZ
  •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 机构: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青年记者
  • 年:2019
  • 期:No.631
  • 基金:2017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影像纪录与传播——以上林湖越窑青瓷艺术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B51
  • 语种:中文;
  • 页:QNJZ201911048
  • 页数:2
  • CN:11
  • ISSN:37-1003/G2
  • 分类号:85-86
摘要
<正>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以人类学的思想方法和纪录片的影像记录,成为直观和真实地记录、阐释人类文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佳作频出,获得业界专家的肯定,也受到观众的好评。但是,冷静审视和思考当代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进其品质的提升。当代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存在的不足1.拍摄题材有所局限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我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主要内容,偏好于对地处边缘、空间封闭、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的文
        
引文
(1)赵鑫:《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页
    (2)李文英:《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机制探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