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基于新时代收入分配原则的理论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ing Labor and Materialized Labor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作者:李松龄
  • 英文作者:Li Songling;
  • 关键词:活劳动 ; 物化劳动 ; 重建个人所有制 ; 辩证关系 ; 现实意义
  • 中文刊名:FLSH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 机构: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5-13 14:34
  • 出版单位:湖南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193
  • 语种:中文;
  • 页:FLSH201903014
  • 页数:10
  • CN:03
  • ISSN:43-1161/C
  • 分类号:101-110
摘要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物化劳动形式的资本剥削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公司制的制度安排下,因为有条件建立劳动者持股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即马克思指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能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生产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等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所有制形式的变革,不能仅停留在公司制变革的层面上,应以建立劳动者持股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为目标。
        
引文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10,60,201-202,205,353,260,8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5,257,256,2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7-218.
    [5]李淑,李松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7(5):98-107.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