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下村转社区党建问题探析——以F区H社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Analysis on Party Construction in Transformation from Village to Community under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Take the H Community of F Area as an Example
  • 作者:徐海峰
  • 英文作者:Xu Haifeng;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 村转社区 ; 村转社区党建 ; 路径选择
  • 中文刊名:GCYS
  • 英文刊名: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 机构: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党校;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观察与思考
  • 年:2019
  • 期:No.498
  • 语种:中文;
  • 页:GCYS201906013
  • 页数:8
  • CN:06
  • ISSN:33-1217/C
  • 分类号:97-104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村转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形态越来越多的出现,它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发展逻辑。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人群特征、利益诉求和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党的执政基础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从"社会党建"概念界定入手,结合F区H社区个案的剖析,总结归纳村转社区党建的一般问题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更有生机活力的路径选择。
        
引文
(1)《赵乐际同志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组发[2017]第15号。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2)参见沈小红:《论征地农转非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小城镇建设》,2007年第3期。
    (3)参见赵伦、林茂松、蒋勇杰等:《社区自治制度变迁与失地农民的制度适应--成都市X社区典型个案实证研究》,《调研世界》,2008年第5期。
    (4)参见路小昆:《如何管理城郊的“村转”社区》,《社区》,2007年第10期。
    (5)参见于洪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的党建创新--基于苏州市吴江区“融入式党建”的启示》,《长白学刊》,2015年第3期。(6)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的内涵和体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马兆明,刘秀华:《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2)王韶兴:《正常政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1)参见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理论参考》,2010年第3期。
    (2)刘文罗:《村改居后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周多刚、徐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现状和对策》,《党政论坛》,2013年第3期。
    (1)曹泽林:《信息时代的党建创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