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立脚地”新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真
  • 关键词:王国维 ; 《红楼梦评论》 ; 岛村抱月 ; 《文学概论》
  • 中文刊名:HLMX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6-11-15
  • 出版单位:红楼梦学刊
  • 年:2016
  • 语种:中文;
  • 页:HLMX201606017
  • 页数:18
  • CN:06
  • ISSN:11-1676/I
  • 分类号:234-251
摘要
王国维受日本学术的影响或与之互动,并非一时一地之事,而是贯穿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之中。其在中国戏曲小说研究方面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均与日本的相关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评论》的"立脚地"——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中有关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论述,即在日本学者岛村抱月的《文学概论》第六章《文学与生活》。
        
引文
(1)(2)本表内容据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王国维年谱》(齐鲁书社1991年版)整理而成。
    (3)[日]江上波夫《藤田丰八》,收入其所编《东洋学系谱》第2集,大修馆书店1994年版,第20页。
    (4)钱鸥《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此文为作者日文论文《青年时代的王国维与明治学术文化》之一部分,原载《日本中国文学会报》,第48集,1996年12月。
    (5)详细篇目及出处,可参见钱鸥《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
    (6)王国维译《姊妹花》,《教育世界》第69-89号,1904年2-12月。
    (7)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第96号,1905年4月。王国维在所译的最早的一部西学论著《势力不灭论》(1900年)中亦曾明确指出:“译语使用旧译。惟旧译名有未妥者,则用日本人译语”。该书原著者赫尔姆霍茨(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受康德哲学影响较深,被恩格斯称为“新康德主义者”。
    (8)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9)王国维《三十自序》中有“志学以来,十有余年”、“十年所造”、“此十年间”、“前十年”等,他入东文学社正在此十年前。
    (10)王国维于1903年3月至1904年1月在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当时有日本教习远藤民次郎等七八名。1904年秋至1906年春又在罗振玉任监督、藤田丰八任总教习的江苏师范学堂任教,当时该校中国教员仅有两三名,而日本教习有田冈岭云等七八名。
    (11)钱鸥《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2)苗怀明《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4-16页。
    (13)陈鸿祥《王国维全传》,第145页。
    (14)李长之《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年1月。
    (1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及文中所引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美国史密斯《王国维的早期思想》等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153页。
    (16)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7)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
    (18)王国维《叔本华像赞》,《教育世界》第77号,1904年6月。
    (19)王国维《叔本华像赞》。
    (20)陈鸿祥《王国维全传》,第130页。
    (21)《文学概论》是岛村抱月在早稻田大学的授课讲义,后由该校出版部出版,约在1900年前后。
    (2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1904年6-8月。
    (23)[日]岛村抱月《文学概论》,早稻田大学出版部藏版,第19-20页。
    (24)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25)[日]岛村抱月《文学概论》,第20-23页。
    (26)[日]岛村抱月《文学概论》,第16页。
    (27)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28)王国维《教育偶感》四则之四,《教育世界》第81号,1904年8月。
    (29)王国维《格代(歌德)希尔列尔(席勒)合传》,《教育世界》第70号,1904年3月。
    (30)[日]岛村抱月《文学概论》,第14页。
    (31)王国维《三十自序》,《教育世界》第148、152号,1907年5-11月。
    (32)王国维在撰写《红楼梦评论》之前,曾写过一篇《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世界》第69号,1904年2月),其中关于康德、叔本华哲学的引文和论述,可见于田冈岭云的相关著述。参见[日]须川照一《王国维与田冈岭云》,收入《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3)王国维《三十自序》,1907年5-11月。
    (34)王国维在《哲学辨惑》(《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中称:“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哲学之语,实自日本始。日本称‘自然科学’曰‘理学’,故不译‘费禄琐非亚’曰‘理学’,而译曰‘哲学’”。
    (35)关于东亚学院、东京专门学校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的详情及其在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可参见张真《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第二章《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第三章《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36)[日]藤田丰八《支那文学史稿先秦文学》,东华堂1897年版,第11-12页。
    (37)藤田丰八致王国维函,收入马奔腾辑注《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此函未署年份,但从信中提到王国维在仓圣明智大学编纂《学术丛编》来看,当写于1916年。
    (38)藤田丰八离开东京专门学校来华以后当与该校继续保持联系,并于1923年再次执教。
    (39)王国维《三十自序》,1907年5-11月。
    (40)王国维《三十自序》,1907年5-11月。
    (41)据笔者在日本东京的调查,当时位于神乐坂町的东京物理学校(东京理科大学前身),距位于早稻田町的东京专门学校所,步行约30分钟。
    (42)王国维《三十自序》,1907年5-11月。
    (43)[日]狩野直喜《回忆王静安君》,原载《艺文》1927年第8号;此据滨田麻矢译文,收入陈平原、王凤编《追忆王国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4页。
    (44)[日]青木正儿《追忆与王静庵先生的初次会面》,原载《中国文学月报》第26号,1937年5月;此据河村昌子译文,同前注,第324页。
    (45)[日]狩野直喜等《追悼会小启》,同前注,第284页。
    (46)[日]盐谷温《天马行空》,日本加除出版株式会社1956年版,第9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