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家庭生活经历如何影响新阶层人士的政治信任倾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ow Does Family Life Experience Influence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 作者:王天夫 ; 许弘智
  • 英文作者:Wang Tianfu;Xu Hongzhi;
  •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 ; 政治信任 ; 家庭政治社会化 ; 家庭背景 ; 婚姻状况
  • 中文刊名:JHKX
  • 英文刊名:Jiangsu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江苏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304
  •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日常生活与消费研究”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JHKX201903011
  • 页数:13
  • CN:03
  • ISSN:32-1312/C
  • 分类号:92-102+264-265
摘要
在中国市场改革与社会分化的情境下,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倾向不但与原有体制内群体表现出诸多不同,而且内部也存在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体制内中产群体为参照,探索了新阶层人士的政治信任倾向及其背后的家庭生活经历等因素。基于CGSS(2010)数据发现:由于制度利益分割,相比于体制内中产群体,新阶层人士总体上有更低的政治信任倾向;新阶层内部的政治信任存在较大差异,家庭生活经历的不同则是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出身于文化精英家庭者继承了父辈较为自由化和反传统的倾向而形成较低政治信任;而已婚者形成了稳定的家庭生活状态且更具传统保守观念,倾向于更高的政治信任。上述发现对理解特定群体政治信任形成的家庭社会化过程以及转型期中国中产阶级政治功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not only differs between the new social strata a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groups who works in public sectors, but also varies much within the new social str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and analyses the roots in their family life experience. Based on CGSS(2010) data, this paper finds that due to institutional interest division, compared with the middle class who works in public sectors,the new social strata generally have low political trust; the political trust varies greatly within the new social strata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family life experience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variation; people from cultural elites' families inherit the liberal and non-traditional orientation from their parents,forming lower political trust; married people usually have stable family life and conservative beliefs,tending to form higher political trust.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family socialization of a particular group for forming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ransitional China.
引文
[1]Nee,Victor,“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1989,54(5),pp.663-681.
    [2]周晓虹:《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4期。
    [1]李路路:《“新社会阶层”:谱系·变革·挑战》,[重庆]《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年第4期。
    [2]数据源于中央统战部宣传办。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12个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就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受聘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专门知识的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提供知识性产品服务的专业机构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不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与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以新媒体为平台或对象,从事或代表特定机构从事投融资、技术研发、内容生产发布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包括新媒体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3]杨家宁:《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研究》,[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李路路、王薇:《新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新界面》,[石家庄]《河北学刊》2017年第1期。
    [4]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北京]《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李春玲:《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上海]《社会》2011年第2期。
    [5]Hetherington,Marc J.,“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8,92(4),pp.791-808.
    [6]Citrin,Jack,“Comment: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Trust in Governmen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4,68(3),pp.973-988.
    [1]Mishler,W.,Rose,R.,“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1,34(1),pp.30-62;孟天广、杨明:《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4期。
    [2]Putnam,Robert D.,Leonardi,R.,Nanetti,R.,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3]Pippa,Norris,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Keele,L.,“Social Capital and the Dynamics of Trust in Government”,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51(2),pp.241-254.
    [5]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6]池上新:《市场化、政治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上海]《社会》2015年第2期。
    [7]Lipset,Seymour Martin,Political 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New York:Anchor Books.1963;Jones,David Martin,“Democratization,Civil Society and Illiberal Middle Class Culture in Pacific Asia”,Comparative Politics,1998,30(2),pp.147-169.
    [8]Campbell,A.,Converse,P.E.,Miller,W.E.,and Stokes,D.E.,The American Vot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9]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李路路、孔国书:《中产阶级的“元问题”》,[广州]《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
    [1]Bourdieu,P.,The Logic of Practic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
    [2]Hyman H.,Political Socializ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59;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北京]《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3]Davies,James C.,“The Family's Role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65,361(1),pp.10-19.
    [4]Jennings,M.Kent,“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in Eight Western N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1984,12(3),pp.261-276.
    [5]Ventura,R.,“Family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Multiparty System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1,34(6),pp.666-691.
    [6]Lipset,S.M.,Bendix,R.,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9.
    [7]Kelley,Jonathan,“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s in the Anglo-American Democracies”,in Frederick C.Turner(eds.),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al Attitude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pp.21-49.
    [8]Kingston,P.W.,Finkel,S.E.,“Is There a Marriage Gap in Politic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1987,49(1),pp.57-64;Weisberg,Herbert F.,“The Demographics of a New Voting Gap:Marital Differences in American Voting”,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7,51(3),pp.335-343.
    [9]李路路、孔国书:《中产阶级的“元问题”》,[广州]《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
    [10]李路路、王薇:《新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新界面》,[石家庄]《河北学刊》2017年第1期。
    [1]周晓虹:《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4期。
    [2]廉思、冯丹、芦垚:《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特征分析、杠杆作用以及工作思考--关于新社会阶层的调研报告》,[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1期。
    [3]秦广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功能及社会整合研究》,[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4]肖唐镖、王欣:《“民心”何以得或失--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因素分析:五省(市)60村调查》,[北京]《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5]Federico,C.M.,“When Do Welfare Attitudes Become Racialized?The Paradoxical Effects of Edu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4,48(2),pp.374-391;Campbell,C.,Horowitz,J.,“Does College Influence Sociopolitical Attitudes?”,Sociology of Education,2016,89(1),pp.40-58.
    [6]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7]张海东、邓美玲:《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测量与比较研究--基于六省市调查数据》,[南京]《江海学刊》2017年第4期。
    [8]祁玲玲、赖静萍:《政府行为、政治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广州]《学术研究》2013年第7期。
    [1]刘欣、田丰:《社会结构研究40年: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的探索》,[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2]刘欣:《协调机制、支配结构与收入分配:中国转型社会的阶层结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
    [3]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4]主要指的是受雇者所在单位的性质,体制内单位包括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单位,而体制外单位包括非公有经济和社会部门。
    [5]本文主要简化为经济资本所有权、人力资本所有权(或技术资产)和体力劳动力所有权。其中,是否具有一定技术或半技术水平、管理或半管理水平,也是区分人力资本和体力劳动的重要标尺。
    [1]具体职业类型如私企中的管理技术人员、金融从业者、公关业务员等。参见:http://tyzx.people.cn/n1/2017/0216/c383843-29086442.html
    [2]具体职业类型如受雇于私人部门的会计、律师、代理人、医生、顾问、房屋中介、市场分析师、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私人导游等。参见:http://tyzx.people.cn/n1/2017/0216/c383843-29086452.html
    [3]具体职业类型如受雇于非公部门的设计师、美容师、经纪人、咨询顾问、游戏动画制作、戏剧指挥、信息技术人员、网络销售人员等。参见:http://tyzx.people.cn/n1/2017/0216/c383843-29086458.html
    [4]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李艳霞:《何种信任与为何信任?--当代中国公众政治信任现状与来源的实证分析》,[黑龙江]《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2期。
    [5]Weisberg,Herbert F.,“The Demographics of a New Voting Gap:Marital Differences in American Voting”,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7,51(3),pp.335-343.
    [1]郭敬文、孙秀林:《不公正体验、媒介使用与政府信任》,[北京]《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第4期。
    [2]胡荣:《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
    [3]这五个问题都以李克特量表的方式测量,由1到5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问题表述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参与政治”“如果让我当政府干部,我也完全能胜任”“我向政府机构提出建议时,会被有关部门采纳”“政府官员会重视我们对政府的态度和看法”“我对于政府部门的建议/意见可以有办法让领导知道”。五个问题提取两个因子后KMO值为0.624。
    [4]Balch,G.I.,“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 Methodology,1974,1(2),pp.1-43.
    [5]收入在模型中取了对数。
    [6]一般教育的测量处理为四个类别:小学及以下、初中水平、高中水平、大专或本科及以上。但是对中产群体的分析发现四类别的划分存在较强的共线性问题,因而单独作为两类别“是否具有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纳入模型分析。
    [1]事实上,根据检验结果(Chow test=7.416,P value=0.006),新阶层样本和体制内中产样本有系统性区别,故更适合分开分析。
    [1]混杂百分比指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
    [2]此处指的是在中介效应中,不同中介变量的效应占中介效应的比例。
    [1]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