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7·11”陕西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及预报着眼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agnost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view of regional rainstorm on 11 July 2018 in Shaanxi Province
  • 作者:马晓华 ; 马青 ; 刘嘉慧敏 ; 张科翔
  • 英文作者:MA Xiao-hua;MA Qing;LIU Jia-huimin;ZHANG Ke-xiang;
  • 关键词:区域性暴雨 ; 诊断分析 ; 预报着眼点 ; 陕西
  • 中文刊名:SXQ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 机构:陕西省气象台;眉县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陕西气象
  • 年:2019
  • 期:No.324
  • 语种:中文;
  • 页:SXQI201904001
  • 页数:7
  • CN:04
  • ISSN:61-1282/P
  • 分类号:3-9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 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10—11日陕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简称"7·1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属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远距离台风共同影响型;低层东路弱冷空气及高空槽携带西北路冷空气先后入侵暴雨区,共同起到了冷垫作用;西北路冷空气是暴雨的触发机制,而东路弱冷空气对暴雨雨带东移有阻挡作用;偏南气流突然加强对暴雨有先兆作用,大气整层水汽通量大值区、850 hPa的θ_(se)低能干冷空气夹击能量舌的位置,均可判断强降水落区位置;地面辐合线的形成时间、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是此类暴雨起始时间和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引文
[1] 慕建利,李泽椿,谌芸,等.一次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4,33(1):148-161.
    [2] 张雅斌,马晓华,薛谌彬,等.“0812”关中盛夏突发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7,33(2):187-200.
    [3] 梁生俊,王培,高守亭.一次陕西初夏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18(1):12-22.
    [4] 刘勇,杜川利.黄土高原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2):302-307.
    [5] 张雅斌,马晓华,冉令坤,等.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6,35(3):708-725.
    [6] 陶建玲,段桂兰,刘瑞芳.陕西初夏两场区域性暴雨分析[J].陕西气象,2007(6):22-25.
    [7] 刘嘉慧敏,马晓华,黄少妮,等.陕西中南部初夏和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19(1):1-11.
    [8] 郭大梅,许新田,刘勇,等.陕西中南部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2008,34(9):40-46.
    [9] 张雅斌,武麦凤,侯建忠,等.陕西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对比[J].干旱气象,2014,32(5):788-797.
    [10] 梁生俊,马晓华.西北地区东部两次典型大暴雨个例对比分析[J].气象,2012,38(7):804-813.
    [11] 侯建忠,王川,鲁渊平,等.台风活动与陕西极端暴雨的相关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2):203-208.
    [12] 杜继稳,侯明全,梁生俊,等.陕西省短期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