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决断的勇气——论闽粤时期鲁迅的人生境遇及其抉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进才
  • 中文刊名:LXYJ
  • 英文刊名:Luxun Research Monthly
  • 机构:黄淮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31
  • 出版单位:鲁迅研究月刊
  • 年:2019
  • 期:No.443
  •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方言土语问题”(2013-YXXZ-13)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XYJ201903002
  • 页数:9
  • CN:03
  • ISSN:11-2722/I
  • 分类号:6-14
摘要
<正>在鲁迅研究中,鲁迅与某一具体地域的关联常常是学界透视鲁迅生命历程、文学创作与思想演变的重要视角。因而,也由此延伸出鲁迅在绍兴、仙台、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多种城市空间的历史性考察,同时也自然产生了一大批异彩纷呈的研究成果。的确,每一个作家的创作与思想和其自身所处的地理空间、文化语境及在地经验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联,从地域空间的角度探查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嬗变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操作的便利性,尤其探讨像鲁
        
引文
① 曾敏之的《鲁迅在广州的日子》(广州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专列一节探讨鲁迅在广州的“不屈服的战斗”;张竞的《鲁迅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一书贯穿的线索就是“战斗的”与“革命的”,其中一章名为“在血腥的屠杀中坚持战斗”;连环画《鲁迅在广州》(广州鲁迅纪念馆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76年版)前言指出“鲁迅在广州的战斗历程,是他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阶段”;连环画《在战斗中前进——鲁迅在广州》(储镇南编文,温尚光、张大渊绘图,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前言指出:“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鲁迅一面战斗,一面总结着斗争的经验教训,无情地解剖自己,终于完成了在思想上由进化论向马列主义的转变。”
    ② 李伟江的《鲁迅粤港时期史实考述》(岳麓书社2007年版)已经意识到之前鲁迅在广州的研究“过分强调鲁迅作为战士、革命家的‘坚持战斗’、‘英勇不屈’、‘永远进击’的一面,而比较忽视鲁迅作为教师、文学家的另一面。”朱崇科的《广州鲁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下同))将鲁迅置于1927年广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场域中加以观照,把鲁迅作为写作人、革命者、教授\\教务长、中年男人的多重身份综合考察,重构出复杂多面的鲁迅形象。
    ③ 朱崇科:《广州鲁迅》,第214页。
    ④ 鲁迅:《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第466页。
    ⑤ 《鲁迅:书信·270623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40页。
    ⑥ 如果从1926年9月4日鲁迅乘船抵达厦门到1927年1月18日抵达广州,再到1927年9月27日离开广州,总共在闽粤的时间只是一年一个多月。
    ⑦ 参阅房向东:《孤岛过客——鲁迅在厦门的135天》(崇文书局2009年版)的有关论述。
    ⑧ “这里还是夏天,穿单衣,一做事便流汗。去年我在厦门时,十一月上山去,看见石榴花,用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好像造物在和我开玩笑。”引文出自鲁迅:《书信·270919至翟永坤》,《鲁迅全集》第12卷,第68页。
    ⑨ 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夜记之二》,《鲁迅全集》第4卷,第32页。
    ⑩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六》,《鲁迅全集》第11卷,第232页。
    (11)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三六》,《鲁迅全集》第11卷,第107页。
    (12)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四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116页。
    (13)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四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122页。
    (14) 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谈及“厦门之对于‘外江佬’,好像也颇要愚弄似的。”引文见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九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6页。
    (15) 鲁迅在两地书中给许广平写到:“学生对我尤好,只恐怕在此住不惯,有几个本地人,甚至于星期六不回家,预备星期日我若往市上去玩,他们好同去作翻译。”引文见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五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2页。
    (16)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四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137页。
    (17)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五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5页。
    (18)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九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7页。
    (19) 鲁迅:《书信·27081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64页
    (20) 鲁迅:《书信·270817致江绍原》,《鲁迅全集》第12卷,第66页
    (21)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0页。
    (22)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九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3页。
    (23) 1927年2月18日日记:“夜九时演说,题为《无声之中国》,广平翻译。”1927年2月19日日记:“下午演说,题为《老调子已经唱完》,广平翻译。”引文见鲁迅:《日记·十六(一九二七)》,《鲁迅全集》第16卷,第9页。
    (24) 许广平:“南方还有‘之乎者也’之风甚盛,此间小学生,教科书仍重文言,且文料甚不新,这是教育落后的原故,此外因方言不同,也有关系。此处副刊,如《民国日报》、《国民新闻》,民国还不多见,国民则专刊载广东土语的无聊拌嘴嘲笑小品,真是乏味。”见《鲁迅作品全编[两地书]原信》,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第569页。
    (25) 鲁迅决计到中山大学,也只是权宜之计,并未做长久打算,“至于我呢,仍然决计于本学期末离开这里而往广州中大,教半年书看看再说。”引文见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9页。
    (26)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六六》,《鲁迅全集》第11卷,第187页。
    (27) 粼粼记录:《鲁迅先生的演说——在中山大学学生会欢迎会席上》,收入马蹄疾:《鲁迅演讲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130页。
    (28) 参见朱崇科:《广州鲁迅》,第136-156页的论述。
    (29)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鲁迅全集》第3卷,第492页。
    (30) 鲁迅:《译文序跋集·〈思想·山水·人物〉〈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04页。
    (31) 鲁迅的译文见1927年7月30日、8月6日《语丝》周刊第142、143期。
    (32) “今年的岭南大学,听说严极了,学生及职教员好发议论的,就得滚蛋。”引文见鲁迅:《书信·270922致台静农、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2卷,第73页。
    (33)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七一》,《鲁迅全集》第11卷,第199页。
    (34)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六九》,《鲁迅全集》第11卷,第194页。
    (35)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六》,《鲁迅全集》第11卷,第233页。
    (36)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七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9页。
    (37)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9页。
    (38)(39)(40) 《鲁迅作品全编[两地书]原信》,第549、598、598页。
    (41) 鲁迅:《书信·270721致江绍原》,《鲁迅全集》第12卷,第49页。
    (42) 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八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6页。
    (43) 鲁迅:《书信·270315致韦丛芜》,《鲁迅全集》第12卷,第23页。
    (44) 鲁迅:《书信·270515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33页。
    (45) 鲁迅:《书信·270919致翟永坤》,《鲁迅全集》第12卷,第67页。
    (46) 鲁迅:《书信·270919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70页。
    (47) 鲁迅:《书信·271118致翟永坤》,《鲁迅全集》第12卷,第89页。
    (48) 鲁迅:《两地书·第三集北平-上海一一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294页。
    (49) 鲁迅:《两地书·第三集北平-上海一二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301页。
    (50) 鲁迅1929年5月从上海回北京期间,一周内分别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做了两次演讲,他对听讲人数和演讲的氛围特别留心,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到:“傍晚往燕京大学讲演了一点钟……听的人颇不少。”“七点钟到北大第二院演讲一小时,听者有千余人,大礼堂为之满,大约北平寂寞已久,所以学生们很以这类事为新鲜了。”引文见鲁迅:《两地书·第三集北平-上海一三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299、316页。
    (51) [英]齐格蒙·鲍曼:《从朝圣者到观光客——身份简史》,[英]斯图亚特·霍尔等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