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食品中甲醛的荧光检测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Fluoresc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Formaldehyde in Food
  • 作者:山萌
  • 英文作者:SHAN Meng;
  • 关键词:甲醛 ; 乙酰丙酮 ; 荧光检测
  • 中文刊名:SNKX
  • 英文刊名: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西安外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陕西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65;No.467
  •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号:18JK1133
  • 语种:中文;
  • 页:SNKX201906018
  • 页数:5
  • CN:06
  • ISSN:61-1089/S
  • 分类号:71-75
摘要
甲醛(Formaldehyde)又名蚁醛,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甲醛在食品中的作用通常是保鲜、增白的水发食品。实验以甲醛与乙酰丙酮在乙酸铵缓冲溶液下反应生成3,5-二乙酰基-1,4-二氢-2,6-二甲基吡啶,该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甲醛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甲醛的荧光分析方法,在Ex=350 nm,Em=510 nm测得甲醛标准溶液在不同浓度梯度下的荧光强度,由此绘制出标准曲线,实验检测表明,甲醛含量在0~4.0μg·mL~(-1)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10,回归方程:y=39.753C+10.676。采用该方法对干鱿鱼丝、鲜鱿鱼、腐竹进行甲醛含量的测定,测得其回收率在96.7%~104.5%之间。
        
引文
[1] 邵仕萍,相大鹏,韦晓群,刘青.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J].职业与健康,2014,30(22):3316-3319.
    [2] 张晓凤,项锦欣,付钰洁,等.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01):140-143.
    [3] 张文德.食品中甲醛的来源及检测意义[J].中国食品卫生志,2006,18(05):455-459.
    [4] 黄种乾,李亚楠,高丽霞,黄登宇.食品中甲醛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2):4712-4718.
    [5] 朱杰丽,吕爱华,柴振林,等.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1):280-282.
    [6] 吕朝霞,刘胜昌,刘淑萍,张利芳,张红燕.荧光分析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9,23(08):53-55+74.
    [7] 蔡桂杰.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06):570.
    [8] 查河霞,缪霞.荧光光度测定法食品中的甲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06):654.
    [9] 邵仕萍,相大鹏,李华斌,等.乙酰丙酮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J].食品科学,2015,36(16):241-245.
    [10] 李芸.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比较[J].食品工程,2011(03):26-29.
    [11] 吴晓红,李小华.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12,33(12):172-1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