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ese Navy's Strategy of Inva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 作者:李洋
  • 英文作者:Li Yang;
  • 关键词:甲午战争 ; 日本 ; 海军 ; 侵华 ; 战略
  • 中文刊名:NJT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 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 年:2019
  • 期:No.5
  • 语种:中文;
  • 页:NJTS201901007
  • 页数:12
  • CN:01
  • ISSN:32-1877/K
  • 分类号:66-75+141-142
摘要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的侵华战略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幕末思想家开始,日本就提出发展近代海军的主张,这些主张是在面临外国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此时就已成为日本海军侵略的目标;明治初年,海军作为"先锋",参加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并利用所获得的侵略权益,找到侵略中国大陆的方向和路径;甲午战争前的十年,日本海军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进行了精心的战争准备;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推行"北守南进"政策,但积极扩军备战,准备与俄国海军一战。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近代日本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Japanese Navy's strategy of invasion underwent a bit complicated evolution process:since the late Tokugawa period,thinkers in Japan had proposed the ideas of developing modern navy in the face of foreign aggression,but at that time China had become the target of Japanese navy's invasion;In the early Meiji Period,the navy participated in Japanese invasion against Korea as a"pioneer",and,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nvasive privileges they obtained,found the direction and paths of invading mainland China.During the ten years before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the Japanese Navy had imagined Chinese Navy as its enemy and made a careful preparation for a War;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the Japanese Navy carried out the policy of"Keeping defense in the north while advancing in the south",but it actively expanded its forces to prepare for the war with Russian Navy.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all these changes was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Japanese external strategy in modern times.
引文
(1)臧运祜:《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
    (2)参见北岡伸一『日本陸軍と大陸政策:1906-1918年』、東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
    (3)日本学者中塚明考察了甲午战争前十年日本的对华战争准备,详见[日]中塚明《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4)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6-117页;北岡伸一「海洋国家日本の戦略―福沢諭吉から吉田茂まで―」,『戦争史研究国際フォーラム報告書』第2回、2004年3月、25-31頁。
    (5)林伟功主編:《日藏甲午战争秘录》,(澳门)中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俄]涅维尔斯科伊著,郝建恒、高文风译:《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1849-1855)》,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77页。
    (2)林子平述、村岡典嗣校訂『海國兵談』、岩波書店、1939年、259頁。
    (3)本多利明著、塚谷晃弘校注『經世秘策』、岩波書店、1970年、44頁。
    (4)國粹全書刊行會編『宇内混同秘策·日本水土考·百姓嚢·町人嚢』、國粹全書刊行會、1917年、1-2頁。
    (5)武学研究所編『佐藤信淵武学集』上、岩波書店、1943年、322-323頁。
    (1)國粹全書刊行會編『宇内混同秘策·日本水土考·百姓嚢·町人嚢』、1-2頁。
    (2)佐久間象山「水路戰略」,『大日本思想全集』第17巻、大日本思想全集刊行会、1932年、148頁。
    (3)杜小军:《幕末日本海军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07页。
    (4)「海軍問答書」,横井小楠著、横井時雄編『小楠遺稿』、民友社、1889年、29頁。
    (1)吉田松阴、雑賀博愛監修『吉田松阴集』、興文社、1943年、148-149頁。
    (2)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1卷第1冊、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47年、227-228頁。
    (3)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1卷第1冊、391-393頁。
    (4)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1卷第1冊、555-558頁。
    (5)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3页。
    (6)外山三郎著,龚建国等译:《日本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7)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第115-116页。
    (8)刘怡:《海陆两难:日本帝国的兴衰》,邱立波主编:《大观第11辑:海权沉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3页。
    (9)[日]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1)王如绘:《甲午战争与朝鲜》,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2)[日]安冈昭男著,胡连成译:《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3)《张佩纶奏密定东征之策以靖藩服折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李鸿章全集·奏议十》第10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1)「在上海曽根中尉より建築完了次第南方探視届」、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9100007400、公文原書巻1本省公文明治10年1月4日-明治10年1月10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2)曾根俊虎『清国各港便覧』、海軍軍務局、1882年。
    (3)「曽根中尉より清国出張中訂交費請求」、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9100948400、公文原書巻27本省公文明治11年4月13日-明治11年4月16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4)[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译者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9页。
    (5)[日]安冈昭男:《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第21页。
    (6)林伟功主编:《日藏甲午战争秘录》,第18页。
    (7)林伟功主编:《日藏甲午战争秘录》,第19-20页。
    (1)陸軍文庫編『隣邦兵備略』、参謀本部、1880年、154頁。
    (2)[日]中塚明:《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3)吕永和:《日本预谋发动甲午战争的一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4)吕永和:《日本预谋发动甲午战争的一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5)吕永和:《日本预谋发动甲午战争的一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1)吕永和:《日本预谋发动甲午战争的一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2期。
    (2)戚其章:《甲午日谍秘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3)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36-637页。
    (4)李少军:《国民革命前日本海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
    (5)代表性的著作有中村孝志著,卞凤奎译:《日本南进政策与台湾》,(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梁华璜:《台湾总督府南进政策导论》,(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年版;叶碧苓:《台北帝国大学与日本南进之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10年版等。
    (6)徳富猪一郎編『公爵桂太郎伝』乾巻、故桂公爵記念事業会、1917年、706、725、730頁。
    (7)[日]安冈昭男:《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第186页。
    (1)张继平:《秋山真之及其战略思想》,《军事历史》1988年第4期。
    (2)关于“八八”舰队的发展简史参见刘怡、阎京生《逆天而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122页。
    (3)段志廷、陈华、闫雪昆:《佐藤铁太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4)[日]麻田贞雄著,朱任东译:《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新华出版社2015年版,第39-43页。
    (5)大山梓編『山縣有朋意見書』、原書房、1966年、299-300頁。
    (6)崔丕:《日本〈帝国国防方针〉的中国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1)海軍歷史保存會編『日本海軍史』第2冊、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95年、46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