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产业协调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耦合研究——基于中国四大板块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between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our Major Plat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 作者:吉亚辉 ; 罗朋
  • 英文作者:JI Yahui;LUO Pengwei;
  • 关键词:产业协调 ; 分工与专业化 ; 区域经济协调 ; 耦合协调模型 ; 协调指数
  • 中文刊名:KFYJ
  •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20
  • 出版单位:开发研究
  • 年:2018
  • 期:No.198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供应和需求混合中断下供应链协调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71471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然资源禀赋、地方政府行为与区际产业转移”(编号:71663046)
  • 语种:中文;
  • 页:KFYJ201805004
  • 页数:7
  • CN:05
  • ISSN:62-1005/C
  • 分类号:21-27
摘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区域经济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产业协调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全国四大板块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协调指数和区域经济协调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调指数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介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从产业层次上来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西部地区相似程度较高,优势并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差异程度也不大,因此从产业的分工协作角度考虑,东西部之间的直接合作更有利于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的有序转移可以"跨过"中部地区实现东西之间的直接"对话"。与产业协调指数呈不完全正相关的区域经济协调指数在全国四大板块表现各异,中部地区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但中国四大板块的产业协调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处于极高水准,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和谐一致,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要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条件,反过来,产业协调发展又受到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二者相互和谐一致。
        
引文
[1]程淑佳,于国政,王肇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23-25.
    [2]邢焕峰,谷国锋.东北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7(3):51-52.
    [3]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7(6):39-41.
    [4]覃成林,熊雪如.产业有序转移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基于广东产业有序转移的经验[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4.
    [5]霍伟东,巫才林.“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4):98-107.
    [6]熊皓,郑伯红,贾磊.基于产业协调发展的集镇空间整合实证研究:以长沙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2):124-131.
    [7]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2):3-10.
    [8]陈钊,陆铭,许政.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J].江海学刊,2009(2):75-80.
    [9]安虎森,李锦.适度的“政策梯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的探讨[J].学术月刊,2010(1):73-79.
    [10]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2):78-85.
    [11]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9-14.
    [12]孙久文,孙翔宇.培育经济带:重塑当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J].河北学刊,2017(2):114-120.
    [13]程必定,郝寿义,陈耀,等.雄安新区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7(5):26-38.
    [14]郝寿义.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雄安新区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J].区域经济评论,2017(5):29-31.
    [15]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4):34-38.
    [16]李胜会,宗洁.优势制造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研究:珠三角的实证[J].南方经济,2016(8):75-93.
    [17]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29-40.
    [18]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19]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1-83.
    [20]路征,邓翔.中国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测度与评价[J].求索,2010(4):1-5.
    [21]李萍,马庆.中国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基于省际数据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7-85.
    [22]范恒山.中部地区实现全面崛起的挑战与重点路径[J].区域经济评论,2018(1):12-15.
    [23]薄文广,安虎森,李杰.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抑或冒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21-128.
    [24]宋祺佼,吕斌.城市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0-27.
    [25]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1):25-30.
    [26]梁,刘满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2017,37(4):117-126.
    [27]李小建,杨慧敏.中原城市群产城协调发展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7(4):47-54.
    (1)当地区一体化水平达到高级水平时,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内容取决于地区间的要素价格差异。参见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最优的产业升级路径是一定得按照生产要素相对丰裕度和相对价格来升级。参见陆铭《平衡发展不是经济和人口的平均分布》,经济观察报书评,2017(10)//刘玉海、袁昌佑。
    (3)将优势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协调进行耦合研究,构建优势制造业指数,但并未涉及产业协调及产业协调指数的构建,参见李胜会等,《优势制造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研究:珠三角的实证》,《南方经济》,2016(8):75-93。
    (4)范剑勇认为,从地区专业化角度分析欧盟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时同样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两个指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