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相似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楠
  • 关键词:《平家物语》 ; 《三国演义》 ; 女性形象 ; 相似性
  • 中文刊名:MZXS
  • 英文刊名:Masterpieces Review
  • 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名作欣赏
  • 年:2019
  • 期:No.650
  • 语种:中文;
  • 页:MZXS201918059
  • 页数:3
  • CN:18
  • ISSN:14-1034/I
  • 分类号:159-161
摘要
《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分别是中日两国战争题材的文学名著,充满阳刚之美的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历史风云。虽然《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的主人公都是英勇善战、驰骋沙场、勇武刚毅的男性英雄形象,但是两部作品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对《平家物语》和《三国演义》中的几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通过对文化的考察和文本的细读,来分析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相似性存在的原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释:第一部分:美丽却凄惨的被动女性形象。通过对《平家物语》中小宰相投海和《三国演义》中无奈守寡的二乔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权力角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通过对《平家物语》中悲剧女主角建礼门院和《三国演义》中傀儡皇后伏皇后之死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形象。通过对《平家物语》中战场上的英勇美女阿巴和《三国演义》中英勇无敌的祝融夫人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以上三种相似的女性形象,分析相似性成因。相似的男主女从的社会背景,相似的女人工具观,对传统女性观的超越。通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笔者认为中日两国一水相隔,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多相似性。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话题,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相似性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找寻潜在的文化内涵也颇具意义。
        
引文
[1]无名氏.平家物语[M].周启明,申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王长新.日本文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5]叶渭渠.日本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叶渭渠.平家物语图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7]梁娜,苏莹.从日本文学作品中探讨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青年时代,2014(18).
    [8]范琳琳.《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中的无常观之比较[J].岱宗学刊,2010(4).
    [9]黄健平.《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儒家文化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6.
    [10]张淼.《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无常观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9.
    [11]高灿.《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1)无名氏:《平家物语》,周启明、申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4页。
    (3)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