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寒暄语的功能及习得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唐宁
  • 关键词:汉语寒暄语 ; 特征 ; 习得
  • 中文刊名:JML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机构:黄山学院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出版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40;No.258
  •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礼貌用语研究”(项目编号SKHS2015B10)
  • 语种:中文;
  • 页:JMLK201903049
  • 页数:2
  • CN:03
  • ISSN:43-1459/Z
  • 分类号:136-137
摘要
通过对汉语寒暄语特征和习得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留学生习得汉语寒暄语。从相对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寒暄语的特征,从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了寒暄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寒暄语偏误的成因。
        
引文
[1]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J].长江学术,2009,(3).
    [2]熊峰.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寒暄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毕继万.汉英寒暄语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7,(4).
    [4]郭华,董良和.“寒暄语”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7(6).
    [5]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6]徐晓霞.谈跨文化交际中寒暄语的语用失误[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2).55-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