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院妇科药学干预前后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查传芹
  • 关键词:Ⅰ类切口 ; 抗菌药物 ; 预防应用 ; 药学干预
  • 中文刊名:ZWYY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 机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 出版日期:2019-07-10
  • 出版单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年:2019
  • 期:v.13
  • 语种:中文;
  • 页:ZWYY201913088
  • 页数:3
  • CN:13
  • ISSN:11-5581/R
  • 分类号:163-165
摘要
目的探讨本院妇科药学干预前后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5月57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2018年2~5月64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为采用药学干预前治疗的患者,干预组为采用药学干预后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选药合理率;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联合用药合理率;比较两组患者给药时机合理率;分析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合理率。结果对照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100.00%,干预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29.69%,干预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为80.70%(46/57),干预组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为78.95%(15/19),两组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率为81.48%(22/27),干预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率为71.43%(5/7),两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给药时机合理率为17.54%(10/57),干预组19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给药时机合理率为42.11%(8/19),干预组患者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为7.02%(4/57),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为26.32%(5/19),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本院妇科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已达标,但用药品选择及联合用药仍有个别不合理之处,给药时机不合理情况仍较多,给药疗程仍普遍较长。临床药师应继续深入临床,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规范本院Ⅰ类切口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
        
引文
[1]杨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解读.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 9(5):390-393.
    [2]肖楚瑶,欧阳婉筠.我院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0):30-32.
    [3]张建华,王瑞,王清理,等.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 13(1):84-87.
    [4]丁国英,王婕玲.非生物性因素引发切口感染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7):59.
    [5]李彩芹.清洁切口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16, 23(2):188-189.
    [6] Song F, Glenny AM.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in colorectal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 Br J Surg, 1998,85(9):1232.
    [7]曾白林.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原则.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 19(5):461-462.
    [8]谢朝云,熊永发,闫飞,等.手术切口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3):5440-5443.
    [9]龚光明,李桃,吴晓燕,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肿瘤患者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9):4723-4725.
    [10]卢纪杰.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意义分析.青岛大学, 20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