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两汉高粱古名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Ancient Names of Sorghum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 作者:赵利杰
  • 英文作者:Zhao Lijie;
  • 关键词:高粱 ; 古名 ; ; ; ;
  • 英文关键词:sorghum;;ancient name;;Ji;;Liang;;Jv;;Pi
  • 中文刊名:NOSE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26 16:16
  • 出版单位:农业考古
  • 年:2019
  • 期:No.161
  • 语种:中文;
  • 页:NOSE201901005
  • 页数:10
  • CN:01
  • ISSN:36-1069/K
  • 分类号:38-47
摘要
先秦两汉的古籍中是否有高粱的古名,是已有高粱史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赞同高粱起源于中国的前辈学者陆续提出了多种关于高粱古名的猜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然而,这三种猜想并没有完全得到学界的认可。本文重新审视了这三种猜想,认为过往关于高粱古名的猜想缺乏决定性的证据,难以成立。但是,也不完全排除中国在先秦两汉存在高粱的可能性。
        Whether ancient names of sorghum existed in books of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one foc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the sorghum history. Scholars who believe that the origin of sorghum is China have successively put forward many kinds of hypotheses about the ancient names of sorghum, and three of them have great influence which have not been fully accepted yet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three hypotheses, and believes that the hypotheses about the ancient names of sorghum lack decisive evidence and are hard to prove. However, there is som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sorghum in China before the Han Dynasty.
引文
[1]中国先秦史学会、洛阳市第二文物考古队编.夏文化研究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赵春青.夏代农业管窥---从新砦和皂角树遗址的发现谈起[J].农业考古,2005,(1).
    [3]吴耀利.水选法在我国考古发掘中的应用[J].考古,1994,(4).
    [4]中科院遗传植物研究所.汝州李楼遗址出土炭化粮粒的鉴定[J].考古学报,1994,(1).
    [5](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6]齐思和.毛诗谷名考[J].农业考古,2001,(1).
    [7](清)王渐鸿.乡党图考补正[M].清光绪三十四年丁氏海隅山馆刻本.
    [8]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9](清)汪士铎.汪梅村先生集[M].清道光二十一年世楷堂刻本.
    [10](清)王鸣盛.蛾术编.[M].清道光二十一年世楷堂刻本.
    [11]卢庆善主编.高粱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2]曾雄生.六道、首种、六种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4).
    [13]李根蟠.稷粟同物,确凿无疑---千年悬案“稷穄之辨”述论[M].古今农业,2000,(2).
    [14]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M]//王秀清,谭向勇编.百年农经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5]宋镇豪.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J].中国历史文物,2002,(4).
    [16](明)李时珍著,黄志杰、胡永年编.本草纲目类编中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7](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吕思勉著.读史札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19]马瑞江.稷名实考[J].中国农史,2000,(4).
    [20]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1]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8.
    [22]张奇臻著.新说文解字[M].武汉:崇文书局,2016.
    [23]李天虹著.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明)傅淑训重修,(明)郑际明续修.泽州志[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5](明)沈应文修,(明)张元芳纂.顺天府志[M].明万历刻本.
    [26]张履鹏.谷子的起源与分类史研究[M].中国农史,1986,(1).
    [27](清)杨巩.中外农学合编[M].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28](清)丁宜曾.农圃便览[M].清乾隆二十年丁氏强善斋刻本.
    [29]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高粱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30](明)徐光启编.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1](清)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2]石声汉校注.农桑辑要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3](清)张宗法著.邹介正等校释.三农纪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34](战国)左丘明.(西晋)杜预集解.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5]孔祥军.清儒地理考据研究·先秦卷[M].济南:齐鲁书社,2015.
    [36]王汝雕.临汾建置沿革[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37](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38](明)包大皟纂修.兖州府志[M].万历元年刻本.
    [39]邓球柏.孟子通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0]胡锡文.古之粱秫即今之高粱[J].中国农史1981,(1).
    [41](明)罗希益修.(明)龙子甲纂,(明)唐守礼增修望江县志[M].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年间增修刻本.
    [42]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和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3]陈有清.先秦高粱名称考[J].农业考古,2001,(1).
    [44]李艳.高粱古名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45](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7]段碧华,等.中国主要杂粮作物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48]闵宗殿,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49]周明初校注.山海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50]卢勋,李根蟠.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李毓芳:《浅谈我国高粱的栽培时代》,《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沈志忠:《先秦两汉粱秫考》,《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等,等等。
    (2)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69年,第140页;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472页,等等。
    (3)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古籍中关于高粱最早的确切记载出自西晋张华编纂的《博物志》一书。也有人认为出自《广雅》,原文写作“藋粱,木稷也。”藋粱、木稷在明清农书、方志中被认为是高粱的古名。总的来说,从古文献的记载来看,我国至迟到公元4世纪已有高粱的栽培。
    (4)安志敏:《大河村炭化粮食的鉴定和问题---兼论高粱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栽培》,《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游修龄著:《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220~222页;等等。
    (5)安志敏:《大河村炭化粮食的鉴定和问题---兼论高粱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栽培》,《考古学报》1979年03期,第66~69页;刘莉等:《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高粱”遗存的再研究》,《考古》2012年第1期,第91~95页;蒋宇超,王辉,李水城:《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的浮选结果》,《考古与文物》2017年01期,第119~128页。
    (6)《(万历)杭州府志·土产》:“稷,俗名芦穄……”;《(万历)绍兴府志·物产志》:“稷,越人謂之穄粟,或云芦穄……”;《(崇祯)闽书·南产志上》:“稷……按此说是薥黍也。北人曰高粱;泉曰番黍;浙人曰芦穄”,等等。
    (7)《马首农言》:“国朝程征君瑶田著《九谷考》,独据许氏《说文》,证以郑氏《周官·九谷注》,力破诸说之谬。余参之目验,信其不诬。……今之所谓高粱,即《说文》之稷也。”;光绪十二年《顺天府志·食货志二》:“稷,高粱、蜀黍,一作秫。”;齐如山《华北的农村》一书中写“据我研究,以稷为高粱,很有道理,尤其与《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之诗意相合……”,等等。
    (8)游修龄《论黍和稷》:“除以稷为高粱已遭摒弃外,稷即粟和稷乃黍(穄)的争论仍未结束……”。
    (9)出自《管子·臣乘马》,原文为:“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艺稷,百日不艺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李根蟠先生认为根据前后文时间推算,“七十日”当作“七十五日”。
    (10)董仲舒曾上谏武帝曰:“《春秋》它谷不书,至於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於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汉元帝时,氾胜之为轻车使者,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11)(汉)氾胜之《氾胜之书》:“麦为首种”;东汉蔡邕《月令章句》:“首种,谓宿麦也”,等等。
    (12)《韩非子》曰:“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白虎通》曰:“稷,五谷之长……得阴阳中和之气而用尤多,故为长也。”;王冰注《内经·金匾真言论》曰:“五谷之长者,麦。”等等。
    (13)嘉靖八年《临颍志·田赋志》:“秫类○曰椒子秣,曰粃八升,曰露米秫,曰珎珠帘秫,曰黏秫,曰白秫。”椒子秣、粃八升等是高粱的品种名;光绪八年《寿阳县志》:“稷……俗谓高粱,其黏者为秫,重呼之则曰秫秫。”;(康熙)《昌平州志·方产》:“秫,红、白二种,白者宜饭,红而黏者宜糕,俗呼高粮”;光绪十八年《泗水县志·物产》:“秫,土名高粱”,等等。
    (14)《(景泰)重修云南图经志·景东府》:“田皆种秫,境内天气常热,其民多百夷,其田皆种秫而早收,以其穗悬于横木之上,曰舂造饭……”;《(嘉靖)常熟县志·集文》:“其物产殷盛,若稉、秫、布、枲、鱼、盐……水陆之珍奇所以供”;《(嘉靖)德化县志·物产》:“糯之属:赤秫,无芒秫,白秫,虎皮秫,银硃秫”,等等。
    (15)道光八年《清涧县志·物产》:“秫,粟之黏者,土人呼酒谷。”;民国二十年《元氏县志》:“黍……黏者别名秫。”;民国二十三年《清苑县志·物产》:“稷即粟也,俗谓之小米……其黏者古所谓秫也。”等等。
    (16)稷有不黏之黍、粟、穄等解释;粱秫有高粱、赤粟、黏粟等解释。
    (17)许多学者提到唐代陆德明《尔雅音义》中就已有“高粱”一词,笔者未见,相关的记录只有:“秬,黑黍,或言今蜀黍,米白谷黑”一处;也有人据永乐大典本《王祯农书》认为元代的蜀黍已有高粱的别名,王毓瑚提到这是明代人窜入的,《王祯农书》原文并无此语。不过,元代贾铭《饮食须知》中确实有“高粱”一词,不过与今天的高粱不同,这里指的是“黍子不黏者”。
    (18)(唐)陆德明《尔雅音义》:“秬,音巨,黑黍也,或云今蜀黍也,米白谷黒”。
    (19)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当时官府征税时征收的谷物共分七大类,黍是其中的一种,黍有三种,分别是黍、蜀黍和稻黍。朱熹在注释《诗经》时,更明确用高粱来解释黍,“黍,谷名,苗似芦,高丈余,穗黑色,实圆重”。
    (20)(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