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多主体提供模式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柳发根
  • 关键词:多主体提供 ; 精神赡养 ; 空巢老人
  • 中文刊名:JJ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8;No.193
  •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多元构建”(编号2015GH15)
  • 语种:中文;
  • 页:JJSZ201902030
  • 页数:5
  • CN:02
  • ISSN:36-1285/C
  • 分类号:126-130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空巢化"现象非常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多主体提供模式,即家庭(家族)支持、社区建设、政府介入和社会倡导相结合,与《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谋而合,是一个切合农村实际且符合发展趋势的新思路。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2.130.
    [2]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7.
    [3]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2) :1754-1755.
    [4]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124-129.
    [5]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26 -31.
    [6]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 (S l ) :81-85.
    [7]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14-18.
    [8]张菊梅.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研究——以多中心治理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3):71-74.
    [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著,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5-95.
    [10](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1.
    [11]穆光宗.挑战孤独——空巢家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32.
    [12]王树新.论城市中青年人与老年人分而不离的供养关系[J].中国人口科学,1995(3):40-41.
    [13]王玲风,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 (7) :703-706.
    [14]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2004(1):22-24.
    [15]张旌.美国空巢老人自建互助社区[J].社区,2008(1)上:37.
    [16]齐麟.析“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J].南方人口,1999(4):18-20 .
    [17]张友琴.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J].社会学研究,2002(5):112-118.
    [18]毛焯,李纳.“常回家看看”写入立法各方说法不一[N].城市晚报,2012-12-30.
    [19]熊必俊.保障老有所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