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主要以蚕豆微核检测技术作为论述对象,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意义,蚕豆微核的形成原因。具体的试验方法,以及这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及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对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的发展有所助益。
        
引文
[1]王五香,高丹,廖芬,等.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的方法学新论[J].生态毒理学报,2016,11(03):86-91.
    [2]王跃华,袁畅,等.生物微核监测技术的改良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0-12781.
    [3]崔莹.不同清洁剂对蚕豆根尖微核诱导率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7,63(02):31-32,48.
    [4]周俊,陈桥,等.蚕豆根尖微核致突变性试验标准修订背景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30(03):8-9.
    [5]莫金钢,宋思闻,等.醋酸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08):905-908.
    [6]李爱玲,贾盼.应用蚕豆微核技术监测渭河宝鸡段水质污染状况[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4):4727-47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