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供给及其对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ystem Reform for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作者:袁富华 ; 张平
  • 英文作者:Yuan Fuhua;Zhang Ping;
  •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 ; 制度供给 ; 高质量发展 ; 制度创新 ; 信任体系
  • 中文刊名:SPEC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11
  • 出版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年:2019
  • 期:No.14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需求结构转换背景下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15ZDC0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转型风险与国家生产系统效率提升路径研究(14AJL00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PEC201901006
  • 页数:9
  • CN:01
  • ISSN:11-3527/D
  • 分类号:41-49
摘要
中国持续近40年的资本驱动的工业化,在将中国带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矛盾。在转型和结构服务化过程中,后发劣势主要集中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上。中国转型时期的重大挑战,是工业化阶段技术模仿的确定性转变为城市化阶段创新能力的可能性。结构服务化以其异质性、集聚性,对规则和制度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是产品提供为中心向制度规则为中心的转型。以信任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将成为中国克服转型问题的重要依托。在这个时期,效率改进与信任体系的建设存在等价性。
        
引文
(1)Rostow W.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2)[美]W·W.罗斯托著,黄其祥译.这一切是怎样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13)[美]罗森堡、小伯泽尔著,曾刚译.西方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Schumpeter J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M]. Happer&Brothers Publishers, 1947.
    (5)[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著,嵇飞译.新工业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重武译.看得见的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8)左大培、裴小革.世界市场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美]伯南克著,巴曙松、陈剑译.金融的本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0)袁富华、张平、李兆辰.增长非连续的原因与创新路径的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1).
    (11)[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谭力文、张卫东译.亚洲的戏剧[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2)Rodrik D. How Far Wil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Go?[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 14(1):177-1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